这首诗《论诗呈双鱼(其八)》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见解和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首句“渺渺盛世音,终古不复起”描绘了古代诗歌艺术的辉煌与深远影响,同时也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艺术形式可能逐渐消失,不再重现于世。接下来,“气格日以微,波流日以靡”进一步阐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影响力逐渐减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对于改变这一现状的决心:“欲障此颓澜,吾侪当自励。”他希望与同道中人共同努力,激发自身的潜力,以对抗诗歌艺术衰落的趋势。随后,“驰骤应千古,上下宜百世”强调了诗歌创作应当跨越千年,影响百代,体现出诗人对诗歌永恒价值的信念。
“囊括尽诸家,包含兼六义”表明诗人认为优秀的诗歌作品应当广泛吸收各种流派和风格,同时遵循诗歌的基本要素和规则。“志立事竟成,谁云古人逝”则鼓励人们树立远大志向,并坚信努力能够实现目标,即使古人已逝,但他们的精神和成就依然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最后,“与君更切磋,一篑毋自止”表达了诗人愿意与他人共同探讨和进步的态度,强调了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持续学习和改进的重要性。“予亦悠悠者,鞭策赖君子”则表明诗人虽为闲散之人,但仍然依靠君子的激励和支持来不断前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后辈的期待和对自身不断进取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诗歌传承与创新的热忱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