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会稽用林帅侍韵

东越乾坤到眼边,乱云连壑草迷川。

五更城落千岩月,万顷湖开一镜天。

鼓角声残秦望晓,楼台影湿卧龙烟。

旧时太史登临处,每想风流为慨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东方的天地景色尽收眼底,乱云翻滚连绵山谷,草地模糊了河流。
黎明时分,城头月色洒满千座山岩,广阔的湖面如一面镜子映照天空。
战鼓和号角的声音在秦望山附近渐渐消散,楼阁倒影在卧龙烟雾中显得湿润。
这里曾是古代太史登高远眺的地方,每次想到往昔的风流人物,总会感慨万分。

注释

东越:指东方越过山脉。
乾坤:天地,此处泛指广阔的自然景象。
迷川:形容草木茂盛,视线模糊。
鼓角声残:战争或节日结束后的零星鼓角声。
秦望晓:秦望山黎明时分。
楼台影湿:楼阁倒影在湿润的空气中。
卧龙烟:比喻雾气缭绕,如龙盘旋。
太史:古代官职,负责天文历法。
风流:指杰出人物的风采和事迹。
慨然:感慨的样子,深有感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会稽之地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感怀。首句"东越乾坤到眼边"展现了广阔无垠的天地景象,仿佛整个东越大地尽收眼底。"乱云连壑草迷川"则描绘了山谷间云雾缭绕,草地覆盖的河流显得迷茫而深远。

颔联"五更城落千岩月,万顷湖开一镜天",通过描绘黎明时分,月亮在千岩间落下,湖面如镜映照天空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空灵而辽阔的意境。"鼓角声残秦望晓"进一步点明时间,暗示着战争的痕迹,而"楼台影湿卧龙烟"则以楼台倒影在晨雾中的朦胧景象,增添了神秘与历史的韵味。

尾联"旧时太史登临处,每想风流为慨然",诗人站在古人曾登临的地方,不禁感慨万分,对往昔的英雄豪杰和历史风流人物心生敬仰,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和对先贤的追思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会稽的自然风光,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合江亭

石鼓山头一小亭,乾坤万里眼双明。

虽因刺史能寻胜,不遇昌黎岂得名。

衡岳云开秋洗碧,蒸江湘合水争清。

书岩莫辨当时字,空积尘泥野草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村舍壁

柔风十里日曈眬,雨后陂塘野水通。

两岸柳烟笼晓绿,数枝桃露滴春红。

明知钟鼎众皆羡,到了山林味不同。

田父殷勤邀我坐,一盂白饭一盂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莱公泉

马鞍山下倚吟鞭,慨想前贤古道边。

健笔南轩三大字,高风相国一泓泉。

征途著句虽无暇,诗版留名自可传。

寺主相邀观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戴洪甫爱竹轩

竹癖难凭俗眼看,琴书静对翠光寒。

秋声鸣屋风初度,夜影翻床月半残。

天乞幽人供嗜好,日呼稚子报平安。

窗前幸有闲田地,分我云梢四五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