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自破坐

执法行功,按时打坐,奈何不得惺忪。

睡魔返倒,头点点占胸。

鼻气如雷响亮,才惊觉、眼又朦胧。

予自劝,恁般修进,怎炼虎和龙。

斯言如不信,偷观同辈,定是心通。

见摇船身分,自愧梢翁。

好认无为大道,心清净、神气和冲。

灵光结,三丹踊跃,晃朗五明宫。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执行法度,定时静坐修行,却无法驱散困倦。
睡意反扑,脑袋不自主地点头,占据胸口。
呼吸声如雷鸣,刚惊醒又觉得眼睛模糊。
我劝告自己,如此修炼,怎能驯服猛虎蛟龙。
若这话你不信,偷偷看看同伴,定能察觉心有灵犀。
看到别人摇船的身姿,自感惭愧如同船夫。
要明白无为的大道,内心清净,精神与气息和谐。
灵光凝聚,三颗丹丸跃动,照亮五明宫的辉煌。

注释

执法行功:执行佛法或修炼中的规则。
按时打坐: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冥想。
惺忪:困倦,不清醒。
睡魔返倒:睡意突然强烈。
头点点占胸:形容人因困倦而头不自主地上下点动。
鼻气如雷:形容呼吸声大。
梢翁:船夫,这里比喻修行者。
无为大道:道家哲学中的一种境界,不刻意作为,顺其自然。
灵光结:指修炼过程中的精神光芒凝聚。
三丹:道教术语,指修炼中的内丹。

鉴赏

这首元代马钰的《满庭芳·自破坐》是一首描绘修炼心境的词作。词中,作者以生动的比喻和自我反思的口吻,表达了修行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

"执法行功,按时打坐",描述了修炼者按照规矩进行修炼的行为,强调了持之以恒的决心。然而,"奈何不得惺忪",反映出修炼过程中难以完全去除困倦的状态,暗示着修炼并非易事。

"睡魔返倒,头点点占胸",形象地描绘了修炼者在困倦中难以保持清醒的情景,甚至有时会陷入恍惚。"鼻气如雷响亮,才惊觉、眼又朦胧",进一步刻画出修炼者在困倦中挣扎的生动画面。

"予自劝,恁般修进,怎炼虎和龙",作者自我激励,表示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坚持修炼,试图克服困顿,提升精神境界,达到如虎龙般强大。

"斯言如不信,偷观同辈,定是心通",通过观察周围同样修炼的人,作者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修炼真谛的人才能坚持下去,这体现了修炼者的洞察能力。

"见摇船身分,自愧梢翁",以摇船的比喻,表达修炼者看到他人修炼有成,自己深感惭愧,意识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认无为大道,心清净、神气和冲",强调修炼的目标是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保持内心的清净,让精神和气息和谐。

最后,"灵光结,三丹踊跃,晃朗五明宫",描绘了修炼者在精神上达到了高境,灵光凝聚,仿佛在五明宫中跃动,象征着修炼的成果和内心的光明。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修炼者在追求道法道路上的艰辛与执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提升。

收录诗词(880)

马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论金玉

玉洞玄玄,金炉灿灿,清中金玉希奇。

金龙玉虎,玉走与金飞。

撞透金门玉户,见金莲、玉蕊争辉。

金玉好,天风摇曳,玉叶与金枝。

锜锜金与玉,金婴玉姹,玉步金闱。

显金光玉艳,玉貌金衣。

此个灵金灵玉,结金丹、玉性无亏。

真金玉,钰成玄宝,出自本师知。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访友寻朋

披蓑携杖,坦荡逍遥。都缘识破尘嚣。

终日狂歌狂舞,有似王乔。

好与童稚嬉戏,更有时、相伴渔樵。

无萦系,得真欢真乐,真寂真寥。

闲访山居禅老,使予心,云鹤引过溪桥。

月下归来,拉得三两知交。

松间庵前小酌,抚玉琴,宝鼎香烧。

无俗论,愿将来,同上丹霄。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忍忍忍

刃下挑心,心头插刃,认来堪作良因。

无明降住,有辱不生嗔。

忆昔清河公艺,尚垂涕、书此和亲。

无争士,常行大善,不敢暂伤神。

人猜泥捏塑,逢刀坦坦,遇药申申。

便是非不辩,强弱无论。

师父重阳教我,消烟火、悟假修真。

常忍耐,触来勿竞,端的做仙人。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真]韵

满庭芳.怀修炼

物物心休,般般事已,进入退己从长。

无争上士,柔弱胜刚强。

坦荡逍遥度日,处清净、成就圆方。

怀修炼,亘初灵物,决要鼎中藏。

难忘唯是道,如饥似饭,如渴思浆。

似婴儿寻母,专一思量。

急救自家性命,调真息、不要忙忙。

常细细,绵绵来往,功到赴蓬庄。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