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

杨柳自堪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索与离别之苦,充满了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开篇"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表达了边疆辽阔、征战无期的孤寂感,"征人"一词已让人感觉到战争带来的离别之痛。紧接着"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凋零和离别中的哀伤做了形象的比喻。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世界。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一句中,"流星驿"如同征人的行踪难寻,而"明月关"则是思念之情的寄托。这里的"望断"和"心驰"都强化了诗人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两句"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藁砧"在古代是行军时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这里它既可以代表着与征人之间断绝的联系,也可能象征着对征人的思念。"杨柳自堪攀"则是在表达诗人对远方征人的不舍之情,即使是在无尽的离别中,依旧渴望能够抓住哪怕是一丝与对方相连的东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边塞的萧索景象和自然物象的变化,深刻地表达了战争中的离别之痛以及对远方征人的无尽思念。

收录诗词(34)

杨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 籍贯:弘农华阴(今属陕西)
  • 生卒年:650年-692年

相关古诗词

战城南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送丰城王少府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

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

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

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郑州周司空

汉国临清渭,京城枕浊河。

居人下珠泪,宾御促骊歌。

望极关山远,秋深烟雾多。

唯馀三五夕,明月暂经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临津房少府

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

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

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

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