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

舻舳乘风趁顺流,妖氛惨惨秣陵秋。

如何赤纛临江口,却被黄巾据石头。

避敌已抛丞相节,逃生先走太师舟。

东南半壁容巢穴,从此残棋劫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时》,是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诗中描绘了战争背景下的一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国家局势的深刻反思。

首句“舻舳乘风趁顺流”,以“舻舳”代指战船,形象地描绘出战船在顺流而下的景象,暗示着战争的紧迫与速度。接着,“妖氛惨惨秣陵秋”一句,运用“妖氛”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阴霾和悲凉气氛,将读者带入到紧张的战争环境中。“如何赤纛临江口,却被黄巾据石头。”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战争中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有代表正义的旗帜(赤纛)试图控制局势,另一方面却遭遇了敌方势力(黄巾)的抵抗,凸显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测性。

“避敌已抛丞相节,逃生先走太师舟。”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战争中人物的抉择与牺牲。丞相节象征着忠诚与责任,太师舟则代表了逃避与求生。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战争中个人命运的同情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秩序和个人价值观的冲击。

最后,“东南半壁容巢穴,从此残棋劫未休。”这两句总结了战争对国家版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暗示了战争的长期性和破坏性,以及其对国家稳定与和平的威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洞察和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述癖

痂嗜何须笑古人,天将奇癖付吾身。

购琴价重甘捐产,养鹤粮多肯指囷。

藏酒款宾非自饮,解囊赠客不言贫。

耽吟更至忘眠食,一字推敲苦费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登牛栏坑后山憩野人家

寒烟凝聚暮云飞,岚翠霏霏欲湿衣。

峭壁萝垂泉脉细,层岩竹密日光微。

山多樵径愁迷路,林有人家许叩扉。

小坐暂将清茗酌,阶前猿鸟亦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自芝兰晚归新庄

马蹄轻健快平坡,历落村庄近水多。

乍退潮沙纹绮縠,暴长篱笋簇矛戈。

浓云阵阵方漫野,细雨霏霏尚隔河。

行到渡头天欲晓,待船时听打鱼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双溪即景

山禽啼罢水禽啼,烟树云泉惬碧栖。

待得两堤桃尽放,双溪即是武陵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