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双溪边的自然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生灵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
首句“山禽啼罢水禽啼”,生动地描绘了山间鸟儿的鸣叫逐渐平息,转而听到了水边禽鸟的啼声,营造出一种由静入动、由远及近的自然氛围。这里的“山禽”与“水禽”的交替啼鸣,不仅展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美妙,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交替。
次句“烟树云泉惬碧栖”,进一步渲染了双溪边的景色。烟雾缭绕的树木、云雾缭绕的山泉,与碧绿的环境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这里的“烟树”与“云泉”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更通过“惬碧栖”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与满足之情。
后两句“待得两堤桃尽放,双溪即是武陵溪”,则将视角转向了春天的景象。当两岸的桃花盛开之时,双溪便仿佛变成了传说中的武陵溪,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这里不仅运用了典故,借“武陵溪”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双溪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