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即景

山禽啼罢水禽啼,烟树云泉惬碧栖。

待得两堤桃尽放,双溪即是武陵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双溪边的自然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生灵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

首句“山禽啼罢水禽啼”,生动地描绘了山间鸟儿的鸣叫逐渐平息,转而听到了水边禽鸟的啼声,营造出一种由静入动、由远及近的自然氛围。这里的“山禽”与“水禽”的交替啼鸣,不仅展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美妙,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交替。

次句“烟树云泉惬碧栖”,进一步渲染了双溪边的景色。烟雾缭绕的树木、云雾缭绕的山泉,与碧绿的环境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这里的“烟树”与“云泉”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更通过“惬碧栖”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与满足之情。

后两句“待得两堤桃尽放,双溪即是武陵溪”,则将视角转向了春天的景象。当两岸的桃花盛开之时,双溪便仿佛变成了传说中的武陵溪,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这里不仅运用了典故,借“武陵溪”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双溪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夜宿观音山

秋色苍茫黯远岑,乱山匼匝白云深。

雁传寒信月千里,鸦咽啼声霜半林。

远浦帆樯烟隐隐,下方钟鼓夜沉沉。

幽香闻道生空谷,欲谱猗兰一曲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雨后艋舺溪归舟汎眺

蓬中朗爽似虚亭,高眄平望极杳冥。

远水并分双涧白,遥山特插一峰青。

堤前林树号秋籁,雨后溪流带晚腥。

我亦志和怀浩落,烟波尽日汎孤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宿摆接山家

胜地客楼宿,烟峦快入眸。

秋深山月冷,夜静石泉幽。

引水通茶室,携琴上竹楼。

悠悠「三弄」罢,檐际白云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由芝兰山过金包里

蚕丛行十里,劳顿渐难禁。

岭峻人如豆,山荒草似林。

涧泉奔濑急,岩径入云深。

小憩茅亭下,烹茶许细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