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行饯别王安州

三春不见王子猷,隔林黄鸟声相求。

停云怅望心悠悠,讵期千里会燕州。

樽前罗绮多名讴,晚来新月低帘钩。

白榆花发银河秋,灵鹊架桥天女游。

鸾舆拂曙终难留,归时锦机鸣不休。

千丝万丝萦别愁,盈盈一水长西流。

离合定期惟女牛,人生相忆恒阻脩。

五马明朝易水头,我亦驱车还故丘。

年年今夕怀朋俦,坐转玉衡空倚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哀婉又壮美的氛围。

首句“三春不见王子猷”,以典故开篇,暗含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隔林黄鸟声相求”一句,通过黄鸟的叫声,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渴望重逢的情绪。“停云怅望心悠悠”,诗人独自凝望,思绪万千,表现出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讵期千里会燕州”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但现实却只能在千里之外的燕州相见。接下来,“樽前罗绮多名讴,晚来新月低帘钩”描绘了宴席上的热闹场景,与上文的孤独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白榆花发银河秋,灵鹊架桥天女游”两句,借用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对爱情与相聚的向往。然而,“鸾舆拂曙终难留,归时锦机鸣不休”揭示了相聚的短暂与离别的必然,令人感慨不已。

“千丝万丝萦别愁,盈盈一水长西流”形象地描绘了离愁别绪,仿佛千丝万缕的愁绪被一条长长的河流承载着,流向远方。最后,“离合定期惟女牛,人生相忆恒阻脩”点明了人生的聚散无常,即使有如牛郎织女般的约定,也难以避免相思之苦。

“五马明朝易水头,我亦驱车还故丘”预示了明天的分别,诗人将踏上归途,而友人则留在原地。最后一句“年年今夕怀朋俦,坐转玉衡空倚楼”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人的思念,每年的今天都会怀念朋友,独自坐在楼上,望着星辰,寄托着无尽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相聚的渴望,也有对离别的无奈,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送杨员外子畏之江东

龙剑千里神相通,心知不在离合中。

都亭久别今一晤,美人又去长江东。

帆外水天渺无际,白波如练摇丹枫。

阊门樽酒复谁同,孤怀惨淡生秋风。

乱草已非伍胥宅,百花曾绕吴王宫。

霸业往事但明月,浩歌五湖惟钓翁。

虎丘凭高正慨古,飞鸟远没苍烟空。

莫忘词客疏幽意,老却春洲芳杜丛。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登盘山绝顶谒黄龙祠

蓟北来游第一山,上连七十二禅关。

人行巨壑泉声里,马度层崖云气间。

石径萧萧松吹冷,万折千回临绝顶。

钟响时传下界遥,鸟飞不到诸天迥。

无劳汉使泛槎心,挥手银河能几寻。

历历边城纷蚁垤,明明沧海一牛涔。

老僧笑指烟霞外,此意沈冥谁与会。

风生平地本无因,云点太清犹是碍。

吊古踟蹰空石堂,黄龙西去杳茫茫。

珠林不见菩提影,宝塔长含舍利光。

壁尘拂去独留赋,下岭回看迷晓雾。

放浪人间那复来,月明梦绕盘山路。

形式: 古风

哀哉行(其二)

燕京小儿眉目青,出门嬉戏娘叮咛。

一蹙容颜问所欲,恨不上摘月与星。

岂意今秋值丧乱,兄妹散失身伶俜。

北去伤心涕泪零,风沙满面栖荒坰。

长成被发能跃马,阴山射猎无时停。

回首宁不念乡国,长城日落天冥冥。

哀哉行,谁堪听。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哀哉行(其三)

燕京少妇殊可怜,自嫁北里无婵娟。

临镜装成数顾影,日换罗绮何新鲜。

正尔相欢鼓琴瑟,愿如并蒂池中莲。

中秋月好宁长圆,烽烟散落高梁川。

铦锋逼人动寒色,不忍阿夫死眼前。

一去龙沙断归路,吁嗟此身犹独全。

哀哉行,天胡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