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来游第一山,上连七十二禅关。
人行巨壑泉声里,马度层崖云气间。
石径萧萧松吹冷,万折千回临绝顶。
钟响时传下界遥,鸟飞不到诸天迥。
无劳汉使泛槎心,挥手银河能几寻。
历历边城纷蚁垤,明明沧海一牛涔。
老僧笑指烟霞外,此意沈冥谁与会。
风生平地本无因,云点太清犹是碍。
吊古踟蹰空石堂,黄龙西去杳茫茫。
珠林不见菩提影,宝塔长含舍利光。
壁尘拂去独留赋,下岭回看迷晓雾。
放浪人间那复来,月明梦绕盘山路。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燕京小儿眉目青,出门嬉戏娘叮咛。
一蹙容颜问所欲,恨不上摘月与星。
岂意今秋值丧乱,兄妹散失身伶俜。
北去伤心涕泪零,风沙满面栖荒坰。
长成被发能跃马,阴山射猎无时停。
回首宁不念乡国,长城日落天冥冥。
哀哉行,谁堪听。
燕京少妇殊可怜,自嫁北里无婵娟。
临镜装成数顾影,日换罗绮何新鲜。
正尔相欢鼓琴瑟,愿如并蒂池中莲。
中秋月好宁长圆,烽烟散落高梁川。
铦锋逼人动寒色,不忍阿夫死眼前。
一去龙沙断归路,吁嗟此身犹独全。
哀哉行,天胡然。
嗟哉宁阳簿,东北惊鼙鼓。
一身乱后回,眼见苍生苦。
伏尸满地下乌鸢,谁复盖棺归黄土。
高秋鸡犬静千家,落日桑榆空万户。
万户荒凉谁复存,昌平道上易销魂。
有时空林一秣马,野风萧飒吹蓬根。
金城晏安不可恃,长星堕地兵戈繁。
烟尘歘起天改色,敌骑杂遝当人门。
杀气遥连碣石馆,愁云更失燕丹村。
村墟四顾豺虎乱,龙荒戍卒各星散。
羌童隔河霜月中,芦管横吹夜漫漫。
狐奴山下鬼火明,车箱渠上人烟断。
大旗风动亚夫营,天意冥冥终在汉。
送君东去勿复叹,对酒且歌白石烂。
仙郎邀我元夜游,联镳驰向都城陬。
凭高北望馀杀气,初春惨淡翻如秋。
银花无光火树死,月明空作金波流。
忆昔华灯乱星斗,天叫陆海通瀛洲。
美人盛服散香霭,侠少相随簇锦裘。
万家歌舞帝王州,广衢深巷连崇楼。
杨枝插门春不见,膏粥祠户今何由。
燕京女儿去朔漠,紫姑寥落亦含愁。
城中箫鼓太平象,城外风烟边戍头。
御宴黄柑存故事,浊醪不解骚人忧。
洞庭佳酿醉方休,来岁今宵复何处,客踪宦辙如云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