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同年蒋澄川见怀澄川去夏皖中贻诗今夏始达

江北江南两岫云,从风偶聚又披纷。

锄犁久分终南亩,陇隧今传誓右军。

难得经年通尺素,况期千里合离群。

相望都似秋林叶,澹倚寒山挂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江北两地云雾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农耕生活和历史传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联“江北江南两岫云,从风偶聚又披纷”以“两岫云”象征两地的云雾,通过“从风偶聚又披纷”的动态描绘,展现了云雾随风聚散的自然现象,同时也隐喻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颔联“锄犁久分终南亩,陇隧今传誓右军”将农耕生活与历史传承相结合,通过“锄犁久分”暗示了农耕文化的延续,“终南亩”则指代了农地,而“陇隧今传誓右军”可能暗指某种历史事件或文化传承,其中“右军”通常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这里可能借指某种书法艺术或文化传统。

颈联“难得经年通尺素,况期千里合离群”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在古代,尺素常用来指书信,这里表达了长时间未能互通音讯的遗憾,同时也预示了友人即将重逢的喜悦。

尾联“相望都似秋林叶,澹倚寒山挂夕曛”以秋林落叶和寒山夕曛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虽相隔千里,但情感如同落叶归根般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相聚时刻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交织,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历史的韵味,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毛俟园用仆看桂前字韵作诗见贻因复答之

万里清江到坐前,又逢佳客九秋天。

短筇共散幽忧疾,芳树谁知偃蹇年。

君辈论文推马齿,世閒相士贵鸢肩。

止宜不负看花约,自断平生志已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问张荷塘疾

君抱幽忧却酒卮,空堂视荫每同谁。

今年青女慵司令,九日黄花未吐枝。

欲起毗耶居士疾,愧无天宝谪仙词。

瓦棺阁外江天远,请眺馀霞落雁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喜胡冠海至

高树寒阴落掩扉,城头钟阜夕烟微。

青枫江上人才返,黄菊花初蟹欲肥。

行乐系钱随处好,论诗烧烛隔年违。

黑头那易身无事,且为频来趁短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天门

草绿濡须口,天青博望门。

云山开四面,波浪急东奔。

地有千秋感,人伤垂老魂。

频年逐帆影,几处认潮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