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晚霞》由清代诗人丁彦和所作,描绘了一幅晚霞满天、云烟缭绕的壮丽景象,充满了诗意与画意。
开篇“宿雨开晴,斜阳做暝”,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后初晴、夕阳将尽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云衢乍敛青虹”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云层散去,一道彩虹横跨天际的美景,色彩斑斓,令人陶醉。
接着,“看非烟非雾,一片茏葱”进一步渲染了晚霞的神秘与朦胧之美,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随后,“凤吹悠扬何处,余音袅,如隔墙东”则通过想象中的凤鸣声,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余音袅袅,仿佛能听到遥远之处的回响。
“早飞尽,寒江孤鹜,野戌归鸿”描绘了一幅江面辽阔、孤鹜飞翔、归鸿南迁的画面,既有自然界的壮美,也蕴含着淡淡的忧伤与离别之情。最后,“无穷。诗情画意,恍天女绡衣,吹落随风”一句,将整个画面升华至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是天女的轻纱随风飘落,留下无尽的诗情画意。
“更琼觞堪酌,光汎杯侬”则引入了饮酒赏景的情境,琼觞(美酒)与光影交织,增添了诗作的浪漫气息。而“掩映丹崖绿水,纵好手,描绘难工”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难以言喻之美的感慨,即便是技艺高超的画家也难以完全捕捉其神韵。
结尾“奈转眼,繁华梦醒,金碧都空”则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收尾,暗示了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无奈与感慨,引人深思。
整首词通过对晚霞、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美好瞬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繁华易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