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滦水东流紫雾开,千门万户起崔嵬。
坡陀草色如波浪,长是銮舆六月来。
此诗描绘了元代宫廷的一幅生动画面,以“滦水东流紫雾开”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皇家气派融为一体。诗人通过“千门万户起崔嵬”,不仅展现了宫殿的宏伟壮观,更隐含了权力与威严的象征。接下来,“坡陀草色如波浪”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草地的起伏比作波浪,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暗喻了宫廷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长是銮舆六月来”则点明了时间与事件,暗示每年夏季,皇帝都会驾临此处,不仅体现了皇家对这一地点的重视,也蕴含了对四季更替、自然与人类活动相和谐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元代宫廷生活的一个侧面,既有宏大的皇家气象,也不乏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不详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忆昔坡头接锦袍,深堂披卷效微劳。
三年重得同清夜,宫烛风帘见月高。
袍鹄锵锵赴晓闱,分庐陈艺别东西。
凭教红杏休开彻,早晚开关蹋雪泥。
临流洗砚见长身,白苧宽衣短葛巾。
纨扇自题新得句,水亭分送倚阑人。
摩挲旧赐碾龙团,紫磨无声玉井寒。
鹦鹉不知谁是客,学人言语近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