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普天莫非王臣,只为同仇悲子弟;
百战欲存寸土,休将侠义认神仙。
这首挽联《挽包立身联》由清代诗人许瑶光所作,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包立身先生的深切悼念与崇敬之情。
上联“普天莫非王臣,只为同仇悲子弟”以宏大的视角,揭示了包立身先生在国家危难之际,与天下人共赴国难的精神。这里的“普天莫非王臣”意味着天下人皆为国家效力,而“只为同仇悲子弟”则强调了包立身先生为了共同的敌人,悲痛地激励子弟们奋勇向前,体现了他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民族大义的坚守。
下联“百战欲存寸土,休将侠义认神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它赞扬了包立身先生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誓死保卫每一寸土地的决心,同时也告诫人们不应将侠义精神等同于神仙般超凡脱俗的存在,而是要将其视为一种高尚的人格追求和实际行动。这句话既是对包立身先生英勇事迹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挽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更传递出了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侠义之士的崇高敬意,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不详
润色湖山吾辈事;栽培花柳大家看。
真儒事业,笃裕本原,缅当年抚晋遗规,沃润沛先河,凡奠三江、靖重湖、绥百粤,经世远猷,翕从諴民利物之旨,推嬗而来,愿天下读书人,勿看成两截;
诚臣设施,恫完晚节,念仓卒安刘大烈,艰危措磐石,与汉本始、唐永贞、宋治平,定荥元老,力争补天浴日之功,担当以去,非古之名世者,孰辨此千秋。
华省郁兰天,先佛日称觞,一品座蕃灵鹫露;
长沙恭梓地,看卿云扶杖,三能垣茀耄鲐星。
闲坐小窗读周易;每依南斗望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