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池口

江长鼓棹重逡巡,向晚维舟曲水滨。

物色他乡新俗眼,风光何地不娱人。

暂邀池口三更月,一入长安万斛尘。

怪杀渔歌喧未已,偏从吾辈傲投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苏升的《夜泊池口》,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池口停船时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首句“江长鼓棹重逡巡”,以“江长”点出地点,以“鼓棹”描绘行舟之状,一个“重”字则透露出诗人对沿途景色的反复欣赏之情。“逡巡”二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缓缓前行、细细品味的悠闲姿态。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舟行江上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向晚维舟曲水滨”一句,将时间推进至傍晚,诗人将船停靠在弯曲的水边,静观夕阳西下,晚霞映照水面的景象。这里的“维舟”不仅指实际的动作,也暗含了诗人暂时放下舟行,选择停留的决定,体现了他对眼前景致的深深喜爱。

“物色他乡新俗眼,风光何地不娱人。”这两句是对周围环境的赞叹。诗人以“新俗眼”形容自己对异乡景色的新鲜感受,表达了对不同地域风光的欣赏和好奇。接着,“风光何地不娱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无处不在,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这种观点既是对自然之美的颂扬,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积极表达。

“暂邀池口三更月,一入长安万斛尘。”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都市生活的不同感受。在池口,诗人邀请三更的明月共度时光,享受宁静与纯净;而一旦进入繁华的长安,便仿佛踏入了充满尘嚣与纷扰的万斛尘埃之中。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之美的珍贵,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最后,“怪杀渔歌喧未已,偏从吾辈傲投纶。”这两句以渔歌的喧闹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诗人也能保持自我,甚至以“傲投纶”的姿态,展现出一种自信与洒脱。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乐的追求,也体现了其面对世俗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停泊于池口的宁静画面,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22)

苏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濠梁元旦

客路俄惊岁序新,天涯兄弟一相亲。

樽前柏叶仍乡土,盘里椒花见主人。

晓日渐开山径色,寒云低护柳条春。

驱车遄往缘何事,却向濠梁笑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上座师成太史(其一)

词林此日竞飞扬,夫子风流回擅场。

凤起朝霞纷绚彩,豹蒸玄雾自成章。

一时人物经题品,百代权衡属主张。

漫道燕台齐跃迹,可如神相得孙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上座师成太史(其二)

碣石挹蓬莱,箕文映上台。

鸾从丹阙集,芝倩碧云栽。

夫子清时彦,千年间气回。

道元包万有,识乃绝纤埃。

天禄藜光彻,花砖日影催。

惊波擎砥柱,仙鼎裕盐梅。

幸借垆钟力,同收卓荦才。

及门俱琏器,受驾尽龙媒。

石剖今逢卞,鞭驱始自隗。

无私风任拂,不配露堪培。

顾此南荒质,来瞻北斗魁。

步趋斯黾勉,羽翮肯徘徊。

啸赋篇尝习,延津阁会开。

持将负笈意,愿献紫霞杯。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赠金陵蒋绍先

金陵曾借蒋为名,家世风流旧有声。

百尺凤台霞尚泛,一泓牛渚月初明。

谈诗颐解推匡鼎,揽佩香生惹杜蘅。

邂逅过从人似玉,秦淮花树倍含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