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书感

西入潼关问胜游,前朝陵苑几经秋。

春来细柳多青眼,雪后高山亦白头。

未道金戈回落日,曾闻砥柱障东流。

长安市上千杯酒,销尽兴亡万古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秦中书感》由明代诗人庞尚鹏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对往昔兴衰与个人情感的感慨。

首联“西入潼关问胜游,前朝陵苑几经秋”,开篇即以壮阔的景象引入,诗人西行至潼关,探访昔日繁华之地,感叹时间流转,陵墓古苑经历了无数个秋去春来,暗含历史沧桑之感。

颔联“春来细柳多青眼,雪后高山亦白头”,运用拟人手法,春日里细柳轻摇,仿佛满含深情地注视着万物复苏;冬雪过后,高山顶上覆盖一层白雪,犹如白发苍苍的老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生命轮回。

颈联“未道金戈回落日,曾闻砥柱障东流”,通过“金戈”与“砥柱”的意象,分别象征战争与自然力的阻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自然力量的深刻思考。未道出的“金戈回落日”,暗示了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砥柱障东流”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砥柱山,比喻在历史长河中阻挡前进的力量,引人深思。

尾联“长安市上千杯酒,销尽兴亡万古愁”,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长安市井的热闹之中,通过饮酒消愁这一行为,反映了人们面对历史兴衰时的无奈与释怀。长安作为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千杯酒不仅代表了物质的享受,更是心灵深处对过往岁月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而言,《秦中书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90)

庞尚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凌海楼同年

茫茫天地笑萍踪,酌酒高歌意万重。

十载行藏浑是梦,一官南北愧何功。

秦城秋冷无来雁,淮海云深有卧龙。

欲访烟波寻范蠡,满船明月五湖东。

形式: 七言律诗

过大同村庄感述

田园桑柘已萧然,土屋朝炊几断烟。

风捲火云天欲雨,马嘶铃阁日如年。

危途敢道应回驭,尸位须知早避贤。

安得虎溪同一笑,独留衣钵向人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曾元山台长谪居光孝寺与予别业为邻赋诗寄赠就韵答之

扶桑万里挂蓬弧,休道头颅非故吾。

梵宇坐令生慧日,法垣重拟借良谟。

皂囊谏草曾私淑,白马风裁孰与俱。

当宁求贤频侧席,徵书应见下尧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谒韩范二公祠

文武才名自古难,西来英采动朝端。

旌旗影远山河壮,鼙鼓声高虎豹寒。

慷慨风尘长跃马,折冲樽俎并登坛。

丰碑绿草祠前月,万树鸣飙倚剑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