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崇禧寺有感

紫翠云中出雨堂,老僧挥泪忆先皇。

赤阑相映苔花落,翠辇不来山路荒。

此日山河消王气,旧时草木识天香。

夜深行殿无人到,应有山云护御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崇禧寺时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往昔荣光的追忆。

首句“紫翠云中出雨堂”,以“紫翠”形容山色之美,云雾缭绕之中,雨后的寺庙若隐若现,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接下来,“老僧挥泪忆先皇”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所见之景与历史人物的关联,老僧的眼泪不仅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也暗示了庙宇与皇室之间可能存在的深厚渊源。

“赤阑相映苔花落,翠辇不来山路荒”两句,通过“赤阑”与“苔花”的对比,以及“翠辇”不再出现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庙宇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这里的“翠辇”象征着皇家的尊贵与繁华,其不再出现,意味着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

“此日山河消王气,旧时草木识天香”则将视角从具体的景物转向更广阔的时空背景,指出山河的改变,象征着权力的更迭与历史的变迁。同时,通过“旧时草木识天香”,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植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感知历史变迁的能力,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夜深行殿无人到,应有山云护御床”两句,以夜晚的寂静和行宫的空无一人的场景,再次强调了庙宇的荒凉与历史的沉寂。同时,通过想象中的“山云护御床”,既是对过去荣华的缅怀,也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寓意着无论历史如何变迁,自然始终保持着其原始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反思。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偕廉公亮游钟山

十里松风吹酒醒,马头云气碧崚嶒。

空山落叶时闻雨,古塔疏林夜见灯。

胜地难逢今日会,旧游却记向年曾。

使君五老峰前去,应有新诗寄病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同吴郎饮道院

三月江南飞柳花,松间童子脸如霞。

旋酤采石仙人酒,来访山阴道士家。

落日下城人影散,东风吹马帽檐斜。

吴郎今夜孤舟渡,回首江心月半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忆观驾春蒐二首(其二)

日奏云间紫凤箫,春随天上赭黄袍。

仗前虎将千斤斧,架上鹰儿五色绦。

猎士开弓黄犬疾,宫官击鼓紫驼高。

侍游亦有中书令,七宝雕盘看绿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李山人之燕

与君把臂临黄河,缺壶声里度悲歌。

玉缸酒半离筵起,千里东风射马耳。

孰能忍饥学夷齐,看人鼻孔吹虹蜺。

莫道书生成事少,男儿盖棺事乃了。

雄心虽壮未能伸,客舍萧条逢暮春。

卢沟河上千株柳,满地杨花愁杀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