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送李山人之燕》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段克己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送别友人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与君把臂临黄河”,以黄河为背景,描绘出送别的场景,黄河的壮阔与不舍之情相映成趣。接着,“缺壶声里度悲歌”一句,通过乐器的声音渲染出离别的悲伤氛围,使得情感更加浓烈。
“玉缸酒半离筵起,千里东风射马耳”两句,通过饮酒宴席的场景,表现了离别前的欢聚与不舍。酒杯中的半满,预示着离别的无奈;而千里之外的东风,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距离与时间的无情。
“孰能忍饥学夷齐,看人鼻孔吹虹霓”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赞美与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的讽刺。夷齐是古代著名的隐士,此处借以表达对友人坚守节操的敬仰;而“看人鼻孔吹虹霓”则以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当时社会中某些人的虚伪与傲慢。
“莫道书生成事少,男儿盖棺事乃了”两句,直抒胸臆,鼓励友人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不应轻言放弃,强调了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与实现目标,而非仅仅停留在生前的名声或成就上。
最后,“雄心虽壮未能伸,客舍萧条逢暮春”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抱负未展的惋惜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感慨。在暮春时节,客舍显得格外冷清,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旅途,面对未知的挑战。
“卢沟河上千株柳,满地杨花愁杀人”作为结句,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收束全诗,既是对友人即将前往之地的描绘,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卢沟桥畔的柳树与满地飘落的杨花,既是季节更替的象征,也是离别愁绪的载体。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