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三首(其三)

森森榕木碧参天,夏日初闻第一蝉。

美荫羡君诚得计,何须悽怨嘒风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榕树的生机与蝉鸣的清脆,通过对比和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首句“森森榕木碧参天”,描绘了一幅茂密的榕树林立于天地之间的景象,榕树的枝叶繁茂,绿意盎然,直插云霄,展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这里的“森森”形容树木众多而茂盛,“碧参天”则强调了榕树的翠绿与高耸入云的壮观。

次句“夏日初闻第一蝉”,点明了时间背景是夏日,此时正是蝉鸣最为频繁的季节。诗人捕捉到了夏日的第一声蝉鸣,这声音清脆悦耳,打破了夏日的宁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夏日图景。

接下来,“美荫羡君诚得计”,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榕树的荫凉,不禁心生羡慕。这里不仅赞美了榕树的美丽与实用价值,也暗含了对自身或他人生活选择的肯定与赞赏。“得计”一词,既指榕树巧妙地利用自身特性为人们提供阴凉,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某种生活智慧或策略的认可。

最后一句“何须悽怨嘒风前”,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以榕树为例,告诫人们无需因外界的风言风语而感到忧愁或抱怨。这句话充满了哲理意味,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信,不被外界的负面评价所动摇,强调了自我价值的认同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榕树与蝉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读者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追求内心真正的平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移居南山寺寺有岩洞甚幽并葛稚川丹灶

倚山高阁仰觚棱,洞穴嵌空屐可登。

丹灶旧传留袐药,仙岩今已属閒僧。

数峰削玉青如髻,群木参天翠作层。

小驻未妨幽兴发,野禽嘲弄醉瞢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伏睹四月五日赦书銮舆反正中外大庆小臣有感斐然成章二首(其一)

天眷吾皇筑旧基,未应炎德遂中微。

共欣宸极还天步,赖有群龙夹日飞。

霈泽及民寰海庆,孤忠许国寸心违。

建炎首被钧衡选,孤负明恩泪湿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伏睹四月五日赦书銮舆反正中外大庆小臣有感斐然成章二首(其二)

误国奸邪已窜诛,天扶黼座正宸居。

少康一旅时犹在,高祖三章术未疏。

必顺人心收俊杰,自应天意助耘锄。

累臣海上空回首,愿浥沧溟洗谤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端午日次郁林州

久谪沅湘习楚风,灵均千载此心同。

岂知角黍萦丝日,却堕蛮烟瘴雨中。

榕树间关鹦鹉语,藤盘磊珂荔枝红。

殊方令节多悽感,家在东吴东复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