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过舟时方四鼓

棹鹢收金柅,钗虫缀玉缸。

地邻今七泽,名袭古三江。

岷漾虽分派,荆扬却异邦。

晨光犹未发,早认白鸥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翻译

船桨收起金色的制动器,钗虫装饰着玉制的酒杯。
这里地处古代七大湖泊之一,名字沿袭自古老的三江流域。
岷江和漾水虽然分流,但荆楚与扬州却是不同的地方。
清晨的阳光还未升起,已早早辨识出那对白色的鸥鸟。

注释

棹鹢:船桨。
金柅:金色制动器。
钗虫:装饰物,可能指钗头上的小虫图案。
玉缸:玉制酒杯。
七泽:古代中国的七个大湖。
三江:长江、黄河、珠江的合称。
岷漾:岷江和漾水。
荆扬:荆楚地区(包括湖北和湖南部分地区)和扬州。
异邦:不同的地方。
晨光:清晨的阳光。
白鸥:白色的鸥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岳珂在三江口乘舟过境的清晨景象。"棹鹢收金柅",以轻快的船只收起金色的船桨,暗示行船即将靠岸;"钗虫缀玉缸",形象地比喻波光粼粼的水面如同女子的钗头虫玉饰般晶莹剔透。诗人身处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古代著名的七泽和三江交汇处,而岷江和漾水虽然分流,但荆扬之地却与自己所处并非同一区域。

"岷漾虽分派,荆扬却异邦",进一步强调了地理差异,表达了诗人对异地风貌的好奇和对未知的探索。最后两句"晨光犹未发,早认白鸥双",通过尚未破晓的晨光和飞翔的白鸥,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寓言诗人此刻的孤独与期待,也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和旅程的继续。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既展现了自然景色,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行程的诗意,体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旅途情怀。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三塔寺寒光亭张于湖书词寺柱吴毅夫命名后轩二首(其二)

云烟千嶂远,风月四时新。

笠泽昔鲁望,镜明今季真。

何时脱尘绊,来此寄垂纶。

一艇苇间宿,寒光长是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三塔寺寒光亭张于湖书词寺柱吴毅夫命名后轩二首(其一)

竹里逢僧院,残碑不记年。

雁题三崒堵,龙化两魁躔。

宝正号应纪,元丰墨尚鲜。

寒光定何似,谁放五湖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三塔渰圩下二首(其二)

深不堪桴浅不浮,百艘鳞戢贾胡留。

如泥乘橇禹行水,以力婴天奡荡舟。

生息便疑吹野马,陂陀正恐见渊虬。

君行迟速何须问,且为斯民耻内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上巳约客总宜一病不及往二诗呈陈元履王渊道诸人自酌(其二)

我是棠矶旧钓徒,天教生与水云俱。

兰亭正值人修禊,柳岸还添浪拍湖。

幸有丈人观笔法,可无嘉客醉兵厨。

直须去跃城东马,更与留春作后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