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塔寺寒光亭张于湖书词寺柱吴毅夫命名后轩二首(其二)

云烟千嶂远,风月四时新。

笠泽昔鲁望,镜明今季真。

何时脱尘绊,来此寄垂纶。

一艇苇间宿,寒光长是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远处峰峦云雾缭绕,四季风月常新。
昔日鲁望曾游笠泽,今日季真镜照湖心。
何时能摆脱尘世纷扰,来这里垂钓度日。
在芦苇丛中泊舟过夜,寒冷的月光总是为伴。

注释

云烟:云雾。
千嶂:重重山峰。
远:遥远。
风月:风和月。
四时:四季。
笠泽:古代湖泊名,在今江苏苏州附近。
昔:从前。
鲁望: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字。
镜明:湖面如镜。
季真:此处指诗人自己。
何时:何时能。
脱尘绊:摆脱尘世束缚。
来此:来到这里。
寄垂纶:寄托垂钓之乐。
一艇:一只小船。
苇间:芦苇丛中。
宿:过夜。
寒光:寒冷的月光。
长是邻:总是相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云烟千嶂远”展现了山峦叠嶂在云雾缭绕中的朦胧景象,给人以深远的空间感。次句“风月四时新”则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变化,无论四季更迭,风月之美始终如新。

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提及“笠泽昔鲁望”,这是对唐代诗人皮日休(字鲁望)的致敬,暗示自己也有志于像他那样寄情山水。接着,“镜明今季真”表达了对当世清亮人格的赞赏,季真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榜样。

“何时脱尘绊,来此寄垂纶”表达了诗人对摆脱世俗束缚,归隐山林,享受垂钓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一艇苇间宿,寒光长是邻”描绘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在一艘苇丛中的小舟上过夜,寒冷的月光成为相伴的邻居,寓意着与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体现了宋代士大夫文人崇尚自然、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三塔寺寒光亭张于湖书词寺柱吴毅夫命名后轩二首(其一)

竹里逢僧院,残碑不记年。

雁题三崒堵,龙化两魁躔。

宝正号应纪,元丰墨尚鲜。

寒光定何似,谁放五湖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三塔渰圩下二首(其二)

深不堪桴浅不浮,百艘鳞戢贾胡留。

如泥乘橇禹行水,以力婴天奡荡舟。

生息便疑吹野马,陂陀正恐见渊虬。

君行迟速何须问,且为斯民耻内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上巳约客总宜一病不及往二诗呈陈元履王渊道诸人自酌(其二)

我是棠矶旧钓徒,天教生与水云俱。

兰亭正值人修禊,柳岸还添浪拍湖。

幸有丈人观笔法,可无嘉客醉兵厨。

直须去跃城东马,更与留春作后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上巳约客总宜一病不及往二诗呈陈元履王渊道诸人自酌(其一)

总宜阁畔小帘栊,碧浸平湖面面风。

别馆柳阴聊系马,便桥红影正垂虹。

流觞有序传诗客,在席无人称倦翁。

侬自醉归翁自倦,风光流转不须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