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洞

二洞标奇石,连岩葺宇新。

凉生清桂晓,暖涨碧桃春。

闲拥东方骑,来寻北陇人。

破云拖蜡屐,琢句写霜筠。

谭剧频飞屑,歌长益落尘。

为探琼巘胜,不记玉觞巡。

下客惭长颖,高筵饮德醇。

追随到峰顶,疑化九霄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两座山洞展示奇特的石头,连接的岩石上新建了房屋。
清晨的清凉来自清幽的桂花,春天的温暖使碧桃盛开。
悠闲地骑马向东而来,寻找来自北方的朋友。
穿过云层,拖着蜡制木屐,琢磨诗句在竹简上书写。
交谈热烈,话语如飞屑般频繁,歌声悠长,渐入尘世。
为了探寻美景,忘记了一次次举杯畅饮。
宾客们对主人的热情款待感到羞愧,高雅的宴会上品味美德之酒。
跟随主人直到峰顶,仿佛自己化身为九天之上的仙人。

注释

奇石:奇特的石头。
葺宇:修建房屋。
凉生:带来清凉。
碧桃:绿色的桃树。
蜡屐:蜡制木屐。
琼巘:美丽的山峰。
玉觞:玉制酒杯。
长颖:年长的客人。
九霄:九重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二洞标奇石,连岩葺宇新”两句,勾勒出一处幽深的山谷,奇石林立,岩洞连接,给人以新鲜感受。

接着,“凉生清桂晓,暖涨碧桃春”两句,分别描绘了早晨清新的气息和春天温暖中花朵的芬芳,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季节更替的细腻观察。

“闲拥东方骑,来寻北陇人”一句,则写出了诗人悠闲地策马东行,去寻找那些隐居在北陇山中的人。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于与世隔绝、隐逸生活的嚮往。

“破云拖蜡屐,琢句写霜筠”两句,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创作诗文的状态。蜡屐、霜筠都是古代书写时用到的物品,这里寓意着诗人的笔下生花。

“谭剧频飞屑,歌长益落尘”一句,则是说诗人在山中吟唱诗歌,其声如同落叶纷纷,不断地散发出来。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和投入。

“为探琼巘胜,不记玉觞巡”一句,表达了诗人为了追寻更高的艺术境界而忘却了世俗的宴饮。这也反映出诗人的精神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

最后,“下客惭长颖,高筵饮德醇”、“追随到峰顶,疑化九霄身”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与朋友相聚,共同享受清风明月,以及攀登至高处,对自然之美的沉醉和融合。这里体现出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大自然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以及对生活、艺术和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收录诗词(3)

元居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安石

人久众所憎,物久众所惜。

为负磊落姿,不随寒暑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

和朱利宾题妙智院

放怀对客初寻笑,满目开花未放愁。

望远此情天不尽,名山何得逐穷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灵岩

诸仙深窟宅,石门限尘寰。

空洞初不碍,风扉敞云关。

高广几何许,百夫可回环。

谁托遗迹在,溟濛烟雾间。

羽驾此来往,朝贡想清班。

西风翠屏近,藤萝莫容攀。

因循再阅岁,建见亦以艰。

旧闻剑门好,形势摧夷蛮。

今兹固殊特,独冠江南山。

少陵惜未到,我语凭谁删。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题白帝庙诗并序

楚山中到三峡开,长江浩浩从西来。

奫沦巨浸吞万派,淫预杰立高崔嵬。

鲸波回薄山羊角,征鼙掺叠鸣春雷。

蹴石岩壁势益狠,怒涛骇浪争鸣豗。

舟师绝叫不容瞬,风满孰敢施樯桅。

龙骧蒙冲量万斛,梢濆撇漩如枯荄。

昔闻有神司正直,江潭祠宇留山隈。

羞牢酾斝荐诚恳,幽鉴冀蒙神所哀。

跋柁鼓楫驶东骛,忽忽已过巫阳台。

巴徼炎瘴昼如雾,汤燖赫日昏风霾。

欻然晴皎射峭壁,翠光冶滟无纤埃。

联娟岚光落衣袂,飞云容与风䬐䬐。

祝融之祥古亦有,神之报与良丰哉。

嗟余陷阱岂无谓,九死宁知祸有胎。

触机直前靡顾后,壬人资从或嫌猜。

燎原之势既炎烈,垂涎膏血如狼豺。

盻刀阴顾肆舞勇,胁肩谄笑如诙俳。

违道奸径躐禁橐,尽网异议为梯媒。

旋踵已为鬼瞰室,俄惊白骨到苍苔。

人胜有时天亦定,肸蚃疏网常恢恢。

险夷百折坚一节,君恩浩荡天昭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