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龙篇赠伯襄上春官

大风吹海海水立,怒涛百丈生寒色。

蹴天喷雪碎珊瑚,千山万山瞑将夕。

此时秦王鞭巨石,怪者跳跃怒者击。

崩腾硠磕海若骄,万马惊飞回地轴。

忽尔神光起天末,冯夷击鼓湘妃列。

翠旗金支半有无,两仪不辨江云黑。

中有巨鱼黄金鳞,丹砂作尾几千尺。

吹波吸浪排空来,神怪灭没不可测。

须臾直上腾穹苍,万里风云肆麾斥。

碧髯朱带不知数,海色虹光乱相射。

见者大呼东西走,苍茫渺漠神灵迹。

我闻此物非人间,龙池五花乃其食。

朝发昆崙霄孟诸,超忽变化非人识。

当时曾捧赤墐炉,铸成双剑售风胡。

精灵千载没不得,魍魉蛟狸深夜呼。

一朝光怪忽自发,复化翔龙上天阙。

宇宙风雷在尔司,纡体鞶萦岂徒悦。

龙乎龙乎,天网恢恢亦空阔。

何当亿万苍生渴,尔乃仅仅如列缺。

神飙洗天天宇高,上风下风唯尔阅。

君不见轩辕去后鼎湖枯,寂寞商霖天地孤。

春耕赤土三千里,嗟此神龙安可无,嗟此神龙安可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翔龙篇赠伯襄上春官》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海洋景象,以及翔龙的神奇变化与超凡能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开篇以“大风吹海海水立”描绘出海面因强风而掀起的壮观景象,接着“怒涛百丈生寒色”进一步渲染了海面的激烈与寒冷。随后,“蹴天喷雪碎珊瑚”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海浪冲天、雪白的浪花四溅的场景,仿佛破碎的珊瑚在空中绽放。紧接着,“千山万山瞑将夕”则描绘了日落时分,群山笼罩在暮色之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丽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通过“此时秦王鞭巨石”这一典故,引入了神话色彩,秦王鞭打巨石,怪异生物或愤怒或兴奋地跳跃,海浪如同千军万马般奔腾,甚至能撼动大地。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也暗示了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忽尔神光起天末”一句,描绘了突然间从天边升起的奇异光芒,冯夷击鼓,湘妃排列,翠旗金支若隐若现,两仪(天地)之间被江云遮蔽,一片混沌。其中,巨鱼黄金鳞片,丹砂作尾,其庞大与神秘令人难以揣测。

随着“须臾直上腾穹苍”,巨鱼化身为神龙,直冲云霄,万里风云在其指挥下肆意挥洒。神龙身上的碧髯朱带数量众多,海色与虹光交织,形成一幅绚烂的画面。人们惊恐地四处逃散,感叹神龙留下的神秘痕迹。

最后,诗人提到龙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神物,其饮食为龙池中的五花之水,拥有超凡的能力,能够自由穿梭于天地之间。尽管如此,龙仍需遵循自然法则,保护苍生,其力量虽大,但也有其局限性。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神龙的敬仰之情,并希望神龙能继续守护人间,带来和平与福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神龙这一传说生物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

收录诗词(463)

伍瑞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恶草行

路傍恶草不满尺,叶开如拳捲如席。

车马纷纷踏作泥,飘零委地无人识。

东皋先生大山麓,草也滋蔓药圃侧。

早雷喧春春欲深,千英万卉生颜色。

李花能白桃花红,草亦葳甤着朱碧。

市肆少年太无赖,看春不辨苍与白。

坐令此物登中堂,爱惜如珠掷不得。

物固有缘兼有运,可怜非类乃邀泽。

纵使漫山未足忧,不免芳兰气萧索。

圣明天子坐明光,五风十雨调阴阳。

明堂种柏不种柳,禾黍风清接大荒。

一时硕辅尽娄狄,满朝彰痹称明良。

梨花九月不足瑞,矧尔恶草生路傍。

青天白日照肝胆,魍魉离魅胡不藏。

慷慨操笔发欲指,烈士谁哉请上方。

形式: 古风

掩骼诗赠何存丹

阴风吹山暗山谷,山鬼啾唧深夜哭。

秋深草死天色昏,鬼火阴阴墓前竹。

何须更遣说沙场,漠漠黄云入渺茫。

山中岁月总长夜,春雨秋云空自伤。

孤魂欲散散不得,此身谁遣在山侧。

有家无家不可知,久矣荒凉少人迹。

鸢兮何怒鸟何饥,朽者啄骨尸啄肌。

纵有亲知常掩泪,重来枯骨岂相思。

况逢山暝日将暮,人归又作牛羊路。

白沙黄土蹂成尘,践踏那知下泉苦。

不因慧剑有何君,墓也为田柏为薪。

周官悬器徒遗简,汉王归轊亦从军。

化作兔丝不堪结,化作啼鹃终是血。

渺漠游魂入梦难,谁哉更守莲花舌。

故知怀中策有主,有人无雨亦避雨。

佐尧历晋功何多,君家比干旧如此。

养雀归环会四枚,铸印成龟亦三顾。

况尔万物人独灵,泽及枯骨岂小补。

所嗟千古暗魂销,白杨风雨但萧萧。

汨罗江底三闾骨,不见招魂与大招。

形式: 古风

石莲子

石上何曾有莲起,世间乃有石莲子。

小长圆黝劲莫当,比他莲子不相似。

野人采摘向山嵎,是时秋尽山草死。

踏柯攀藤不可知,扪来多在空岩里。

野人为我言,此物非偶尔。

岩间石峭立,莲生付其址。

当时李广挟弓矢,晓行射石如射虎。

石也因之动颜色,坚不摧金石不止。

主者既贞附者耻,斯莲劲实亦如此。

我因举此问野人,此事何人传与君。

是物无乃小小尔,实拳满袖空纷纶。

世间万物概有用,此物何用君胡陈。

野人仰面忽鼓掌,空山日落君不赏。

秋风渐高晚天白,飞泉欲咽咽不响。

我荷长镵出深谷,子向前溪荡双桨。

忽然谈笑幽意并,山醪一酌为君饷。

幽期转促醉不得,回首千秋有馀想。

此时与子张空拳,会心如山未堪强。

更有清欢期,高楼月初上。

壶收玉矢声,骰冷金盘响。

巧思托射覆,灵心献双掌。

我手或应三,君拳恐非两。

三三两两不可定,信者将疑諠者静。

兴洽偏宜想像深,量涩翻因揣摩醒。

嗟哉斯莲不易求,为君豪饮添觥筹。

会须深囊贮清秘,花前文酒亦藏钩,君不见何吾周。

形式: 古风

春日斋中示戴子

山村三月山花齐,千枝万枝杨柳低。

捲帘终日坐深竹,空斋时有春莺啼。

幽人谭天莫教去,一杯一曲吾与汝。

地偏歌笑人不闻,日暮东风捲庭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