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八般书四海传,长安话别已多年。
今来帝里重相见,转觉师心更自然。
下笔入神皆得法,出言成句尽通玄。
花时乘兴先行乐,月夜忘机静坐禅。
到处僧俗争识面,满朝英俊赠佳篇。
长沙母葬彰纯孝,八水人思有善缘。
衡岳醉投秋雨寺,汉江吟渡夕阳船。
前期指在春三月,回首东风好著鞭。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高山仰止的敬意。开篇即写“十八般书四海传”,表明英公之学问渊博,文章传遍四方;“长安话别已多年”,则是说两位朋友在长安分别已经过了许多年头。紧接着“今来帝里重相见”,说明诗人和英公在京城再次相遇,这种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诗中“转觉师心更自然”一句,显示出对英公的敬仰与欣赏,认为他的文采更加自然流露,无需雕琢。接下来的“下笔入神皆得法,出言成句尽通玄”,则是对英公文学造诣的高度评价,意味着每一次挥笔写作都能捕捉到神韵,每一句话都蕴含深意。
中间部分“花时乘兴先行乐,月夜忘机静坐禅”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而“到处僧俗争识面,满朝英俊赠佳篇”,则展示了诗人和英公在文坛上的声望,人们无不想一睹他们风采,满朝的英才也纷纷献上佳作以资祝福。
后半部分“长沙母葬彰纯孝,八水人思有善缘”写的是英公对母亲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与世间美好的因缘。随后的“衡岳醉投秋雨寺,汉江吟渡夕阳船”,则是描绘了一种游历四方、放歌山水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在和对自然之美的陶醉。
最后,“前期指在春三月,回首东风好著鞭”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与祝愿,似乎在说春天来临之际,是个鼓足勇气、扬帆远航的好时节。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情谊和赞赏的送别诗。
不详
纤吹浮云荐,非因散巧楼。
灵俦不可觌,仙溪泛悠悠。
春风平地谪花仙,红袅生香下九天。
艳欲背身垂玉箸,动如移步索金莲。
含情待去为云雨,忍笑佯来听管弦。
胧月轻寒应不惯,夜深浑拟傍丛眠。
日华鲜丽露华浓,梳流香朝竞□容。
来在梦中甘化蝶,入伊心里不如蜂。
宫娥捧拥西施醉,天乐喧阗虢国风。
高拗浮□须继烛,玳簪分载酒千钟。
□应春处即□春,粉面□相□番新。
语得必传天上事,摘来真是掌中身。
百花推戴教为主,□日妖□欲□人。
无可奈何□爱惜,少偷金蕊咽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