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十首(其三)

雷出九地底,化为万鼓鼙。

豕首柄石斧,剨然四海驰。

夔魖与罔象,辟除靡有遗。

无私乃帝令,风雨多随之。

苟能仆夷伯,何怨儿女为。

形式: 古风

翻译

雷声从大地深处爆发,化作千万战鼓齐鸣。
巨大的猪首石斧握在手中,迅猛地驰骋于四海之间。
夔、魖和罔象这些神话生物被驱逐,无处藏身。
无私是天帝的旨意,风雨也常常随之而来。
如果能推翻强大的夷伯,又何必去怪罪那些儿女呢。

注释

雷出:雷声爆发。
九地底:大地的最深处。
鼓鼙:古代的一种战鼓。
豕首:像猪头一样的形状。
夔魖:古代传说中的怪兽。
罔象:神话中的水怪。
辟除:驱逐。
帝令:天帝的命令。
夷伯:古代的一个强大人物。
儿女:这里泛指人类。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雷电从大地深处爆发,如同万鼓齐鸣,象征着力量和变革。"豕首柄石斧"形象生动,可能是指雷神的形象,挥舞着石斧,震撼四方。夔魖与罔象是古代神话中的怪兽,这里用来形容雷电的威猛,无所不摧。诗人认为这种自然之力是天帝的命令,伴随着风雨而来,具有无上权威。

接下来的"苟能仆夷伯"表达了对那些试图阻挡或不服从这种力量的人的警告,暗示只要雷电的力量得以施展,即使是强大的统治者也将被推翻。最后一句"何怨儿女为"则暗示,对于这样的变革,人们无需过多担忧,因为这是自然规律,而非个人恩怨。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诗,通过雷电的意象,传达了变革必然到来、强者自当顺应天命的主题。韩元吉以宋代理性的视角,展现了对自然力的敬畏与对社会变迁的深思。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远游十首(其二)

东隅有神人,被发两目丹。

手擎扶桑枝,腾光射乾坤。

朱鸟为前驱,火龙驾后轩。

祝融不敢瞬,卫以千炎官。

誓当扫霜霰,九宇常不寒。

形式: 古风

远游十首(其一)

我行蓬莱巅,俛首见月窟。

谁言沧海深,涉之不濡袜。

颓波惊鱼龙,起舞相荡潏。

众真为一笑,黄雾生绛阙。

独乘风中天,蹙踏波上月。

形式: 古风

连日得杂花数株艺之池亭感而有作

七十已过半,所向意不如。

一官计大州,仆仆畏简书。

酒薄不可醉,歌舞见已疏。

亦有淡生活,诗成自相纾。

池面数尺地,荆棘试剪除。

为觅桃李花,养根待春初。

日暮公事已,呼童细耘锄。

稍稍净朽壤,依依列荒墟。

岁月能几何,坐见红绮舒。

更须土脉动,艺柳分芙蕖。

赏心固难事,寓目良有馀。

即此且痛饮,三年冀安居。

勿言传舍耳,吾生亦蘧庐。

苟无名利著,朝市均樵渔。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陆务观寄著色山水屏

我居面山俯潺湲,凭轩卧牖皆见山。

山光水影入怀袖,秀色爽气非人寰。

故人怜我新结屋,犹恐看山未能足。

丹青写作何许图,不碍闭门聊纵目。

千峰缭绕生白云,小舟荡漾横江滨。

楼台高下出兰若,杳渺似有钟磬闻。

坐惊岩壑环四壁,寥落高秋变春色。

方壶瀛洲远不隔,武陵桃花定谁识。

君不见韦侯绝笔画古松,黑雨白日摧虬龙。

杜陵老翁三叹息,况有山木洪涛风。

又不见玉堂真仙草诏罢,静爱春山郭熙画。

文章信美身不閒,青嶂白波眼中借。

我今乘间身未衰,杖藜独步哦新诗。

出门见山入见画,佳兴自喜来无时。

卧龙山腰镜湖尾,知有高斋照清泚。

功名逼子未得休,归坐玉堂应记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