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击鼓三通绝是非,本来无悟亦无迷。
山僧不是多唇吻,谩把空拳嚇小儿。
这首诗以“击鼓三通绝是非”开篇,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摒弃纷争的氛围。接着,“本来无悟亦无迷”一句,直接点明了人生本无绝对的觉悟与迷惑,一切皆是相对的哲理。诗人通过“山僧不是多唇吻,谩把空拳嚇小儿”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僧比作智慧的引导者,而空拳吓小儿则寓意着那些不切实际的说教或行为,往往徒增笑柄,不如以实际行动来启迪人心更为有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注重实践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对错时,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被表面的迷惑所左右,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去寻求真正的智慧与真理。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朝日忙忙打个球,生来念念不停流。
若知落处无踪迹,始会云门六不收。
三十年来信脚行,一朝跳过是非坑。
桃花岁岁随流水,一任傍人把路争。
云笼大野,迦叶攒眉。雨洒长天,空生下泪。
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
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