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明禋恩封邺侯感愧有作二首(其二)

布衣所愿极封留,佩印归来正倦游。

汗马无功开上郡,铸龟有意顾中流。

南巡空负黄图恨,北望还兴紫陌愁。

王国不烦谋主父,自怜支子亦通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平民百姓的愿望只是能长久居住,带着官印归乡,厌倦了在外游走。
征战多年却无显著功绩,希望能治理上郡,心中又挂念着在江河中心的故乡。
皇帝南巡未能实现心中的蓝图,北望京城,满心愁绪。
不再需要像谋士主父那样为国家操劳,自己也已得到侯爵这样的高位。

注释

布衣:平民百姓。
倦游:厌倦了游历或仕途。
汗马无功:征战多年没有建树。
上郡: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指希望治理的地方。
黄图:象征皇朝的蓝图或理想。
紫陌:古代对京城道路的称呼,这里指京城。
谋主父:古代谋士如主父偃的角色。
支子:非长子,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
通侯:古代的一种高级爵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的《己亥明禋恩封邺侯感愧有作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恩封为邺侯的感激和内心复杂的情感。"布衣所愿极封留",表明他本是平民百姓,对能得到这样的封赏感到意外和满足;"佩印归来正倦游",暗示他厌倦了仕途奔波,此刻得到安宁更觉珍贵。

"汗马无功开上郡",他自谦没有显著战功,却依然被授予要职;"铸龟有意顾中流",借铸龟(古代封禅时用的礼器)寓言,表达自己希望能为国家出谋划策的愿望。然而,"南巡空负黄图恨",暗示对未能参与南巡的遗憾,"北望还兴紫陌愁",则流露出对北方边事的忧虑。

最后两句"王国不烦谋主父,自怜支子亦通侯",诗人说国家不需要他过多的谋略,自己只是个旁支子弟,却也得到了侯爵之位,这既是自谦,也是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感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谦逊,又有感慨,展现了岳珂深沉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己亥明禋恩封邺侯感愧有作二首(其一)

静即为方动即圆,幼知棋局老饶先。

封同桑梓一千户,迹远蓬莱二十年。

品禄幸犹容后隐,干畬何敢拟前贤。

只馀筑室疑相似,三万牙签还俨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中桥二首(其二)

泽国何村不著桥,中桥跬步即云霄。

青帘望市雷鸣腹,黄帽推船水没腰。

六月彤云摇旱火,一潮清浪捲晴飙。

平生未惯舟行陆,铁石心肠也合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中桥二首(其一)

过了平湖又小溪,却从芜径访多歧。

如何江上乘风鹢,化作泥中曳尾龟。

谁遣旌旟行沮洳,定知鼓吹宅涟漪。

中桥咫尺末由到,且作吴儿玩水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予以谬作数种并总所奏藁遗参赞高紫微闻以阅读未及赐报平日正病无人为过目者兹不特饷所有别白半生漫浪笔研间为不虚矣因赠二首(其二)

涉笔牛腰倦不支,馀工那复到新诗。

殷雷秧绿又期月,指日枣红能几时。

自古兵财无上策,于今社稷寄西陲。

入郛及国均危道,勿谓君侯不敢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