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佐所作的《金陵赠别诗送彦晦先生南归》。诗中以“玉帛戋戋贲野蒿”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景象,玉帛象征着礼物与礼仪,却在荒野蒿草中显得微不足道,暗示了离别的沉重与无奈。接着,“天恩浩荡比雄涛”,将天子的恩泽比喻为汹涌的波涛,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休誇樗散耽泉石,且竭葵忠答旆旄”两句,诗人劝诫友人不必沉溺于山林泉石的隐逸生活,而应尽忠职守,效忠国家,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勉励。
“骚席共留青玉案,山人先制绿荷袍”则运用典故,借屈原的“青玉案”和古代隐士的“绿荷袍”来表达对友人才华与风骨的赞赏,同时也预示了友人未来可能的隐居生活。
“凤台别后空回首,五色云中日月高”以凤凰台的别离场景,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伤感,而“五色云中日月高”则寄托了对友人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广阔的天地间展翅高飞,成就一番事业。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着对国家和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