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峡山飞来寺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感。首联“紫殿金光坠九霄,鱼龙峡里骇波涛”以夸张的手法,将寺庙的辉煌与自然的壮阔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接着,“夜闻风雨空山动,晓见云霞别殿高”则通过时间的转换,描绘了不同时间段下寺庙的不同风貌,既有夜晚的静谧与神秘,又有清晨的清新与壮观。
“灵鹊翱翔栖未定,野猿魍魉去还号”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鸟兽以情感,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与层次感。灵鹊的飞翔与栖息未定,野猿的嚎叫与隐匿,都为这幅山水画卷增添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韵律。
最后,“昨游绿鬓今如雪,莫怪栽松鹤已巢”以个人经历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从“绿鬓”到“如雪”,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过往的回忆与思考。同时,鹤巢于松,象征着隐逸与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前文的壮丽景观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峡山飞来寺的自然美景与历史底蕴,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