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诚上人

长安城头秋日黄,长安道上秋风凉。

游子念亲从定起,一衲卷云归故乡。

七月八月吴楚路,十里五里东南疆。

遥知子母相见处,篱落黄花吹晚香。

我母今年六十四,千丈白发应沧浪。

石田茆屋归未得,西山几度明斜阳。

因送君行发深省,天地阔远愁茫茫。

他年相寻君勿忘,杨柳当门水满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长安城头秋意浓,秋风吹过长安道
游子思念亲人起身行,一袭破衣回故乡
七八月间吴楚路漫漫,东南方向行十里五里
遥想你与母亲重逢处,篱笆边黄花在晚风中飘香
我母已是六十四高龄,满头白发似沧海
未能归田茅屋下,西山斜阳映几度沧桑
因送你离去深感省悟,天地辽阔愁绪无尽
他年若寻请勿忘,门前杨柳水满塘

注释

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指唐朝首都。
秋日黄:秋天的黄色,可能指落叶或秋色。
定起:决定起身,即动身之意。
一衲:一件僧袍,代指游子简朴的行装。
篱落:篱笆,乡村常见的院墙。
千丈白发:夸张形容母亲的年纪大。
石田茆屋:石头田地和茅草屋,象征田园生活。
深省:深深的反思或领悟。
杨柳当门:杨柳树位于门口,常见于乡村景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长安城的景色,秋日黄叶,秋风微凉,诗人以游子的视角,表达了对故乡和母亲的深深思念。诚上人将要踏上吴楚之路,前往东南边疆,诗人想象他们母子重逢的情景,篱笆边的黄花在傍晚飘香。诗人感叹母亲已年迈,满头白发如沧浪,自己尚未能归乡侍奉。送别之际,诗人内心充满感慨,感叹天地广阔,未来相见不易,只能寄托于他日杨柳依依、水满塘边的约定。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191)

释道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奕上人

金华道人少而壮,学道苦心知趣向。

俊如秋鹰方振扬,快似马驹绝超放。

无准软顽痴绝痴,领过不消渠一状。

前年相别五峰巅,今年相见松江上。

无影枝头拾得春,要去北山呈伎俩。

北山老人眼?痴,毒手恶拳难近傍。

跨门一机我识渠,脚跟定与三十棒。

形式: 古风

送覃侍者住庵

门上书心字,窗上书心字。

长啸住庵人,不知庵内事。

除却煨芋头,无力收寒涕。

我观从上来,懒瓒较些子。

君勿轻住庵,住庵不容易。

手中长柄锄,上有千古意。

前山粟自锄,后山禾自刈。

客来问有么,牢把柴门闭。

形式: 古风

送愿上人过雪窦兼呈弁山

去年无准死,今年痴绝丧。

二老百世师,一去空天壤。

玉磬与天球,满耳皆新响。

堂堂万钟鼎,横列乳峰上。

愿也天台来,双眉拥青嶂。

要见乳峰人,不作行役相。

碧树明秋花,吹香上藤杖。

长松四十围,悬水一千丈。

到门相见时,为我问无恙。

形式: 古风

偈颂二十五首(其二十五)

雨不来,旱弥烈。草木枯,金石裂。江流断,井泉竭。

尽大地,生意绝。东湖上,乾坤别。最清凉,无恼热。

优昙花正开,清香来不彻。

形式: 偈颂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