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诗,名为《赠太傅中书令张文节公挽词三首(其一)》。从这短小的片段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崇敬之情和对历史的思考。
“素帆流邦册”,这里的“素帆”意指纯洁无暇的航程,“流邦册”则是指记录国家大事的史册。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业的关注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未来抱有希望。
接下来的“昌言溢帝聪”,“昌言”意为美好的言辞,“溢帝聪”则是指这些美好的话语能够传达给君王,得到他们的聆听和理解。这两句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当权者提出建议的心愿,以及希望这些正直之言能够被接受。
“三台应天老”,这里的“三台”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祭祀天地的地方,“应天老”则是指顺应天意,寻求长寿。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智慧和长久统治能力的赞美。
紧接着的“万事问胡公”,“胡公”这里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位贤明之臣,“万事问”则表示对这位贤臣的依赖与尊重。这句诗表达了对于过去智者经验的仰望,以及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寻求智者的指导。
然后是“道有如弦直”,这里的“道”指的是正道或正确的道路,“如弦直”则形容这条道路像拉紧的琴弦一样直和坚定。诗人通过此句强调了追求真理和正道的重要性。
随后的“生嗟委蜕穷”,“生嗟”表达了一种悲叹的情感,“委蜕穷”则形容生活的艰难与贫困。这句话传递出诗人对于现实中不幸遭遇和贫穷生活的同情。
最后,“令君兼上傅,衮敛贲遗忠”,“令君”指的是德才兼备的君主,“兼上傅”则是希望这位君主能够成为导师和引领者,“衮敛贲遗忠”则表达了对忠诚品质的传承与珍视。这两句诗赞扬了一位既有能力又能以身作则、激励后人的理想君主。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以及对于智慧、正道、忠诚等美德的推崇。它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对于贤明领袖的渴望,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