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少年行

少年从猎出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

独对辇前射双虎,君王手赐黄金珰。

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还在娼楼醉。

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

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少年从猎离开长杨宫,新近被任命为宫廷羽林郎。
独自面对御驾前,射杀双虎,君王亲手赏赐黄金耳环。
每日在集市斗鸡,赢得珍贵宝刀并刻字铭记。
夜里百里奔袭报私仇,天亮时还在妓院醉酒。
听到敌军逼近平陵,不等诏令就跃马出征。
斩杀敌酋献于宫殿,封侯之日就在这一天。
并非六郡良家子弟,而是历经百战才夺得边疆功勋。

注释

少年:年轻的贵族子弟。
长杨:古代皇家园林。
羽林郎:宫廷侍卫官职。
辇:皇帝的车驾。
黄金珰:贵重的耳环。
斗鸡: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
宝刀:珍贵的武器。
刻字:镌刻名字或事迹。
平明:天刚亮。
娼楼:妓院。
虏:敌人。
平陵:地名。
上马:骑马出征。
名王:敌方重要首领。
桂宫:宫殿。
封侯:被封为侯爵。
第一日:当天。
六郡良家子:出自六郡的优秀家庭。
边城功:边疆战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英杰的形象,他从猎场归来,正值壮年,被封为羽林郎。诗中的“独对辇前射双虎”,展现了他在军中独自面对战车前的勇敢行为,射杀两只猛虎,显示出他的武艺高强和胆识过人。少年因功绩显著而受到君王的赏赐,获得黄金珰作为奖励。

“日日斗鸡都市里”一句,透露出他在都市中每日参与斗鸡游戏,赢得宝刀并刻上字样,显示出他的豪气和胜利。接着,“百里报仇夜出城”表明他为家国复仇而英勇出征,即使平定战乱后,他仍旧沉浸在欢乐之中。

“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这两句描绘了少年得知敌军来犯,立即不等君命便骑上战马,准备出征的英勇姿态。他最终斩杀名王,并将其头颅献于桂宫,获得封侯的荣誉,这一系列行为都发生在第一日中。

最后,“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表明这位少年并非出身显赫之家,却通过不断的战斗和征战,最终取得了守卫边疆的重要成就。整首诗通过对少年英雄事迹的描绘,彰显了作者对于英杰人物的赞美和颂扬。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忆远曲

水上山沈沈,征途复绕林。

途荒人行少,马迹犹可寻。

雪中独立树,海口失侣禽。

离忧如长线,千里萦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杂曲歌辞.车遥遥

征人遥遥出古城,双轮齐动驷马鸣。

山川无处不归路,念君长作万里行。

野田人稀秋草绿,日暮放马车中宿。

惊麇游兔在我傍,独唱乡歌对僮仆。

君家大宅凤城隅,年年道上随行车。

愿为玉銮系华轼,终日有声在君侧。

门前旧辙久已平,无由复得君消息。

形式: 乐府曲辞

长塘湖

长塘湖,一斛水中半斛鱼。

大鱼如柳叶,小鱼如针锋,水浊谁能辨真龙。

形式: 古风

北邙行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

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

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