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其三)

藏春花木望中迷,水复山长道阻跻。

怊怅老年尘世累,无因重到武陵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翻译

在视野中迷失于春天的花草树木之间,
曲折的水流和连绵的山峦使得道路显得艰难。

注释

藏春花木:形容春天繁花似锦、树木葱郁的景色。
望中迷:在远望中感到迷茫。
水复山长:形容山水曲折连绵。
道阻跻:道路崎岖难行。
怊怅:惆怅,内心感到失落或遗憾。
老年尘世累:年老体衰,被世俗事务所累。
无因:没有机会或理由。
重到武陵溪:再次回到武陵溪,可能暗指桃花源这样的理想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

"藏春花木望中迷"一句,以“藏”字生动地表达了春天景色的隐秘与美好,花木被绿意盎然的色彩所笼罩,让人在远处观赏时难以分辨,宛如进入一个迷离的梦境。

"水复山长道阻跻"这句诗,则描绘出一幅山川迂回、河流蜿蜒的画面。水流曲折,山路盘旋,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照,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挑战。

接下来的"怊怅老年尘世累"一句,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生活琐事的感慨。"怊怅"形容心情的沉重与复杂,是一种深切的情绪体验,而“尘世累”则是对世间纷扰所引起的心灵负担。

最后,"无因重到武陵溪"一句中,“无因”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偶然性,诗人似乎在感叹命运的不可预测与自然环境的渺茫。"重到武陵溪"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一种追忆和向往。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同时也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构建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山水画卷。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其二)

几年相约在林丘,眼见京江更阻游。

遗我珠玑何以报,恨无瑶玉与公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其一)

身先诸老斡枢机,再见王门阖左扉。

但恨东归相值晚,岂知临别更心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孟子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学士院燕侍郎画图

六幅生绡四五峰,暮云楼阁有无中。

去年今日长干里,遥望钟山与此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