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贤以陶渊明的饮酒诗为灵感而作,主题是对儒家道德和人生价值的追求。首句“忆昔颜氏子”提到孔子门徒颜回,暗示对古代圣贤之道的追忆。接下来,“独闻夫子道”强调颜回专注于孔子的教诲,不以长寿为最高追求。
“道既早有闻,寿何贵于老”表达了诗人对颜回早年就领悟大道的理解,认为智慧和道德比单纯的长寿更为重要。接下来两句通过对比庄子的消极思想,指出颜回即使生活简朴,内心充实,也能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
“富贵如浮云,仁义自为宝”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财富的看法,认为仁义才是真正的宝贵,富贵如同过眼云烟。最后两句“嗟我何所求,高情在物表”表达出诗人自身的志向,即追求高尚的情操,超脱世俗的物质欲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颜回的道德修养,倡导以仁义为重,体现了儒家的人生哲学。李贤通过与陶渊明的诗歌对话,展现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