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其二)

小颦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

晚红初减谢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

湔裙曲水曾相遇,挽断罗巾容易去。

啼珠弹尽又成行,毕竟心情无会处。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翻译

她轻蹙眉头仿佛能解开春日的哀愁,一个微笑就能留住春天的脚步。
晚开的红花渐渐减少,像谢池的花朵凋零,新绿的草木已遮蔽了琼苑的小径。
曾在弯曲的溪边清洗裙子时与你相遇,轻易地拉扯着罗巾离去却难以割舍。
泪水如断线的珍珠,一行行落下,最后却发现心中无处寄托这份情感。

注释

小颦:轻蹙眉头。
愁:哀愁。
春暮:春天即将结束。
一笑:微笑。
晚红:晚开的红花。
谢池花:凋零的花朵。
新翠:新绿的草木。
琼苑路:琼苑的小径。
湔裙曲水:在弯曲的溪边洗裙。
挽断:拉扯。
罗巾:手帕。
啼珠:泪水如珠。
毕竟:最终。
心情:内心的情感。
无会处:无处寄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木兰花·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情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微妙情感变化,展现了春光易逝、青春无奈的主题。

首句“小颦若解愁春暮”,以女子轻蹙眉头的娇态,暗示她对春光将逝的敏感和忧郁。次句“一笑留春春也住”则通过她的笑容,传达出希望留住春天的美好愿望。接下来,“晚红初减谢池花”描绘了花朵逐渐凋零的景象,而“新翠已遮琼苑路”则暗示春草茂盛,遮掩了往常游玩的路径,暗寓时光变迁。

“湔裙曲水曾相遇”回忆起与心上人在溪边浣洗衣裙的温馨场景,然而“挽断罗巾容易去”又暗示这段美好记忆的轻易消逝。最后两句“啼珠弹尽又成行,毕竟心情无会处”以泪水如断线珍珠般落下,表达了女子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法排遣的哀愁,因为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找到心灵的交汇点。

整首词以女子的细微情绪变化为线索,通过春景的描绘和回忆,展现了女子对青春流逝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爱情无望的惆怅。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其五)

念奴初唱离亭宴,会作离声勾别怨。

当时垂泪忆西楼,湿尽罗衣歌未遍。

难逢最是身强健,无定莫如人聚散。

已拚归袖醉相扶,更恼香檀珍重劝。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长相思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风入松(其二)

心心念念忆相逢。别恨谁浓。

就中懊恼难拼处,是擘钗、分钿匆匆。

却似桃源路失,落花空记前踪。彩笺书尽浣溪红。

深意难通。强欢殢酒图消遣,到醒来、愁闷还重。

若是初心未改,多应此意须同。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入松(其一)

柳阴庭院杏梢墙。依旧巫阳。

凤箫已远青楼在,水沈谁、复暖前香。

临镜舞鸾离照,倚筝飞雁辞行。坠鞭人意自凄凉。

泪眼回肠。断云残雨当年事,到如今、几处难忘。

两袖晓风花陌,一帘夜月兰堂。

形式: 词牌: 风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