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江南晚年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晚岁满江南”,点明了主人公在江南度过了晚年,充满了生活的痕迹。接着,“却向渠南小结庵”一句,描述了他选择在江南的一个角落,建造了一个小庵,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尘起污人聊作界,客来看竹亦容参。”这两句诗通过“尘起”和“看竹”两个场景,展现了老者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他以自然界的尘埃为界限,接纳客人来访,共同欣赏竹林之美,体现了他的平和与包容。
“迹如盘谷还嫌僻,计似菟裘已绝贪。”这里运用了盘谷和菟裘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老者虽身处偏僻之地,但内心并不感到孤独;他的生活计划已经超脱了对物质的贪婪,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平静。
最后,“不用丹青写行乐,白头临水影涵涵。”这两句诗以“白头临水”为画面,描绘了一幅老者站在水边,映照着自己的白发身影,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快乐,不需外物装饰,自得其乐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老者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