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宝月流辉,澄潭布影。
水无蘸月之意,月无分照之心。
水月两忘,方可称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景象。"宝月流辉",形象地写出明亮的月亮如宝物般洒下光辉,"澄潭布影"则描绘了清澈的潭水映照着月光,形成一片幽静的画面。诗人强调"水无蘸月之意,月无分照之心",意在表达水与月并非相互争夺或依赖,而是各自保持着自然的状态,水不试图沾染月色,月也不刻意分割自己的光芒。这种"两忘",即水月相融不分彼此的状态,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被诗人称为"断",也就是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净化和领悟。整体上,这是一首禅意浓厚的诗,体现了宋代禅宗僧人释子淳对于自然与心境的深刻洞察。
不详
亭亭日午犹亏半,寂寂三更尚未圆。
六户不曾知暖意,往来常在三更前。
道同曾未隔毫端,相别相逢会者难。
偶此又蒙清照及,松风桂月袭人寒。
渔父从来性本宽,满船钓得未为欢。
收丝了,望层峦,举头方觉天际晓星残。
凛凛严风彻骨寒,扁舟轻泛碧波澜。
金线直,玉钩端,锦鳞无限,踊跃上琅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