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七首(其十五)

肯死魔留佛种,再来鹰化鸠啼。

借问邦昌伪相,何如任永淫妻。

形式: 六言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咏史二十七首》中的第十五首,属于明末清初的作品。诗人以鲜明的对比和讽刺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批判态度。

"肯死魔留佛种",这里的“肯死”暗指那些甘愿为恶势力效力的人,而“魔留佛种”则寓意他们本性中残存的一丝善念。诗人借此表达对那些背叛者内心的挣扎和道德沦丧的谴责。

"再来鹰化鸠啼",以鹰比喻那些曾经凶猛的人物,现在却如同变为只会哀鸣的鸩鸟,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境遇的转变,以及内心的凄凉。

"借问邦昌伪相",“邦昌”指的是南宋末年的傀儡政权,而“伪相”则是指那些在乱世中丧失原则、苟且偷生的权臣。诗人质问这些人的行为,暗示他们的不忠不义。

"何如任永淫妻",“任永”可能是指某位女性,这里用来讽刺那些权臣们的荒淫无度,与前文的“伪相”形成鲜明对照,强调了他们的道德败坏。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对历史人物的鄙夷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体现了王夫之深沉的历史观和道德立场。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咏史二十七首(其十六)

方寸止知老母,始终唯报韩王。

家鹜尽供玉馔,元禽长寄雕梁。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咏史二十七首(其十七)

魏篡陈思堕泪,晋亡谢客挥戈。

夺嫡封侯愿力,顽民义士风波。

形式: 六言诗 押[歌]韵

咏史二十七首(其十八)

孝逸妆台授钺,崔生穹帐修文。

临镜妖狐国史,擭阑鹦鹉将军。

形式: 六言诗 押[文]韵

咏史二十七首(其十九)

郗鉴生怜逆子,沈充死愧贤孙。

桂蠹何伤芳树,兰芽不染滫根。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