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乌程贰教李春夫四首(其三)西江考艺》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通过对“奎壁腾辉”、“钧衡入聘”等词语的运用,描绘了选拔人才的场景,寓意深刻。
首句“奎壁腾辉蚤,钧衡入聘新”,以“奎壁”象征人才聚集之地,“腾辉”形容人才的光芒四射,而“钧衡”则代表公正公平的选拔机制,整体营造出一种人才选拔时的庄重与期待氛围。
接着“由来斲轮手,解识运斤人”,运用比喻手法,将选拔人才的过程比作雕刻师使用工具,强调了选拔者需要具备识别和培养人才的能力,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选拔者的高要求。
“剖璞求良玉,扬澜起伏鳞”,进一步深化了对选拔过程的描述,将人才比作未雕琢的玉石,通过精心雕琢才能展现出其价值,同时“扬澜起伏鳞”则暗示了选拔过程中对人才潜力的挖掘和激发。
最后“至今天上榜,多是鹿鸣宾”,以“鹿鸣宾”典故,比喻被选拔的人才如同鹿鸣之宾,不仅才华出众,更能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表达了对优秀人才的赞誉和对其未来贡献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选拔人才的庄严与重要性,同时也寄托了对人才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