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寄远》是明代诗人桑贞白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景物渲染,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日暮登楼强自歌”,描绘了诗人于傍晚时分独自登上高楼,试图以歌声排遣心中的孤寂与忧愁。这里的“强自歌”不仅表现了诗人面对孤独时的自我慰藉,也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次句“陌头杨柳望中多”,转而描写诗人眺望远处的情景。杨柳在古代诗歌中常象征离别与思念,此处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美,更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牵挂。在暮色中,杨柳似乎更加繁茂,增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绪的绵延。
后两句“思君书剑天涯客,三月春光有几何”,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将友人比作“天涯客”,强调了两人相隔遥远,难以相聚的事实。同时,诗人又以“书剑”这一意象,既指友人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也暗含了对友人才华与命运的关切。最后,诗人询问“三月春光有几何”,既是感叹时光易逝,也是对友人何时能归来的期盼与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景物与情感的交织,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