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瀛台居北界,觌面是重城。
老龙蹲踞不动,潭影净无尘。
此地高阳胜处,天付仙翁为主,那肯借闲人。
暂挂西堂锡,仍同旦过宾。六年里,五迁舍,得比邻。
儒馆豆笾于粲,弦诵有遗音。
甚喜黄冠为侣,更得青衿来伴,应不叹飘零。
夜宿东华榻,朝餐泮水芹。
这首诗是宋代家铉翁的《水调歌头·题旅舍壁》,描述了诗人身处瀛台北界的居所,周围是重城环绕,景色宁静。老龙的形象象征着潭水的威严与静谧,潭影清晰无尘,犹如仙境。诗人感叹此处是高雅之地,本应由仙翁独享,但他有幸暂时在此居住,如同宾客一般。在旅舍中,诗人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儒馆的祭祀活动和读书声犹在耳边,让他倍感欣慰。有黄冠(道士)为友,又有年轻学子相伴,尽管漂泊,但并不觉得孤独。夜晚,他能在东华殿旁的榻上安眠,早晨则享用泮水边的芹菜,生活简朴而充实。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术文化的热爱和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不详
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
耿耿孤忠磨不尽,惟有老天知得。短棹浮淮。
轻毡渡汉,回首觚棱泣。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
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
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
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馀乐。
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
壮岁尘埃禄事牵,老归重到旧林泉。
曾无勋业书青史,偶向康宁养老年。
自分杜门居陋巷,敢期序齿预公筵。
更惭形秽才凉薄,不称图真接钜贤。
系国安危唐上宰,功成身退汉留侯。
二公闲暇开高宴,九老雍容奉胜流。
共接雅欢恩意洽,不矜崇贵礼容优。
赏心乐事人间盛,岂谓今稀古莫俦。
山云出山无一钱,日日醉倒春风边。
采蘋桥南徐孺子,白酒初熟留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