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观物、观我八首·观物(其二)佛》,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陈肇兴。诗人以佛教为题材,通过描绘僧人对佛法的追求和金钱对佛教影响的讽刺,展现了对佛教现实的深刻洞察。
首句“谁向空门礼法王”,点出有人在佛门之中尊崇佛法,但接下来的“萧梁误尽又南唐”暗示了历史上佛教曾被误解或滥用,如梁朝和南唐时期可能存在的商业化倾向。
“别开世界宗三宝”表明佛教创立的独特世界观,但紧接着的“坐享金钱累十方”则揭示了金钱如何侵蚀了原本清净的教义,使僧众受累于世俗之财。
“衣钵传灯原浩渺”暗指佛教传承中的精神象征,但“香花流弊更猖狂”则批评了过分依赖物质仪式的流弊,这种风气显得尤为嚣张。
最后两句“生天成佛终何事,说与如来也自忘”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佛教终极目标的疑问,即使成佛也无法摆脱世俗的困惑,连如来佛也会忘记这些烦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辛辣的笔触揭示了佛教在世俗社会中受到的冲击,以及人们对于佛法真谛的迷失,具有一定的批判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