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德高僧亦有年,少曾行到寺门前。
寻常独看华严处,十二时中柏子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岁月悠长,未曾涉足寺院之门。诗人常独自于华严法会之处,十二时辰之中,柏木香烟缭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诗中通过“有德高僧”、“十二时中柏子烟”的描写,展现了僧人的修为与寺院生活的宁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不详
元明间僧。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群山包水水包山,金作芙蓉玉作环。
洞里有天通五岳,山中无地著三班。
白云彷佛鸡初唱,碧海迢遥鹤又还。
可惜桃花有凡骨,年年随浪出人间。
阴君惜灵骨,圭璧讵为宝。
日夜名山侧,果得金丹道。
忧伤永不至,光颜如碧草。
若渡西海时,致意三青鸟。
青琴既旷世,绿珠亦绝群。
犹不及秦女,十五乘綵云。
璧质人不见,琼光俗讵闻。
愿使洛灵往,为我道奇芬。
露草烟林断客行,竹扉昼掩对高城。
道人不爱人天供,消受秋空鹤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