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举头天外,高处不胜寒,看修雉骈罗,几叠云山开画本;
倚槛风前,壮心殊未已,问元龙在否,千秋湖海共襟期。
此联描绘了肇庆披云楼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首句“举头天外,高处不胜寒”以夸张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而寒冷的境界,暗示着披云楼之高耸入云,同时也暗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孤高情怀。接下来“看修雉骈罗,几叠云山开画本”,通过生动的比喻,将眼前的山峦比作展开的画卷,展现出一幅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山水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仙境之中。
“倚槛风前,壮心殊未已”则转而描写人在楼上的感受,倚靠栏杆,迎风而立,心中激荡着豪情壮志,似乎对这壮丽景色有着无尽的感慨和思考。最后,“问元龙在否,千秋湖海共襟期”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像陈元龙那样胸怀大志、放眼千秋的人物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作者自己对于广阔天地、宏图大业的憧憬与追求。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展现了披云楼的雄伟壮观,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不详
此间为锁钥雄关,下环湘峡,上溯苍梧,对雉堞巍巍,敢云坐镇;
难得是春秋佳日,亭近晚香,台邻宝月,喜鸿泥处处,留证登临。
小山旧近使君居,望月思乡,正香满蟾宫,可许八公移桂种;
广厦新成多士庇,临风作赋,愿学宗鹿洞,好凭五子证薪传。
自张唐民偕梅宛陵游,斯堂乃因人重;
有苏长公和王巨卿作,吾曹毋以诗鸣。
冈形似蜀,山色连吴,极目对峰峦,已胜一窗供谢眺;
江上飞云,槛前修竹,高吟忘主客,有谁七字继苏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