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谭令尹茅庵十咏(其四)

讼少闻罗雀,囚虚识降神。

借令浓野兴,不负有民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地方官吏谭令尹所处环境的清静与简朴,以及他与百姓之间的密切关系。首句“讼少闻罗雀”以“罗雀”比喻案件稀少,暗示谭令尹治理有方,社会治安良好,百姓生活安宁,很少有人因纠纷而寻求法律解决。接着“囚虚识降神”一句,通过“识降神”这一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在谭令尹的治理下,监狱空无一人,象征着公正与和谐的社会氛围。后两句“借令浓野兴,不负有民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谭令尹不仅致力于维护社会秩序,更重视与民众的紧密联系,他的存在和努力,让百姓感到安心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宋代地方官吏在社会治理上的理想状态,以及与民众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次韵谭令尹茅庵十咏(其五)

所借非佗物,能忘是此心。

弦歌时一到,驻作武城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次韵谭令尹茅庵十咏(其六)

到佛元非定,如仙等是家。

了忘名利战,秦晋谩彭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谭令尹茅庵十咏(其七)

暂为陶令结,仍惬孝先眠。

不学笙歌地,长年俗耳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次韵谭令尹茅庵十咏(其八)

罅月明窗纸,凉竿扫径尘。

却应环堵在,潇洒属吾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