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月桥山人二首(其二)

幽岩有桂树,常抱弥年丹。

芝兰生茂林,芬芳透重峦。

羡尔餐霞士,栖迟隔尘寰。

譬彼翰飞鸿,冥冥薄云间。

云路何寥廓,鸿飞何弁弁。

达人契神理,抗志浮云端。

恬旷怀高矩,吐纳颐令颜。

爵服非我牵,丘园协素忭。

俯眺清泉流,仰观明月炫。

逍遥步山梁,物役一以遣。

未能濯尘缨,聊以寄缱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首先,“幽岩有桂树,常抱弥年丹”,诗人以桂树象征着隐士的高洁品质,即使在幽静的山岩中,也能保持长久的纯洁与坚韧。这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了隐士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接着,“芝兰生茂林,芬芳透重峦”,芝兰生长在茂密的森林中,其香气穿透重重山峦,象征着隐士的美德和智慧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影响深远。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隐士的品质与自然界的美好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羡尔餐霞士,栖迟隔尘寰”,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羡慕之情,隐士如同餐食霞光的仙人,远离尘世的喧嚣,过着宁静而超凡的生活。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隐士与世俗生活的不同,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独特魅力。

“譬彼翰飞鸿,冥冥薄云间”,将隐士比作在云间翱翔的鸿雁,比喻他们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状态。这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隐士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形象。

“云路何寥廓,鸿飞何弁弁”,进一步描述了隐士生活环境的广阔与自由,以及他们行动的从容不迫。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广阔的天空和自由飞翔的鸿雁,展现了隐士生活的辽阔与洒脱。

“达人契神理,抗志浮云端”,“达人”指的是通达事理的人,他们能够理解宇宙的真理,心志高远,仿佛能与云朵共舞。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精神境界的高度赞扬,认为他们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恬旷怀高矩,吐纳颐令颜”,隐士的心境平和宽广,他们的呼吸吐纳之间都透露出一种令人愉悦的和谐之美。这句话通过描绘隐士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爵服非我牵,丘园协素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反感,以及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亲近,而非外在的名利地位。

“俯眺清泉流,仰观明月炫”,诗人站在山巅,俯瞰清澈的泉水流淌,仰望明亮的月光闪耀,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直接描绘,也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赞美。

“逍遥步山梁,物役一以遣”,在山梁上自由漫步,所有的烦恼和束缚都被抛诸脑后,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未能濯尘缨,聊以寄缱绻”,虽然无法彻底摆脱世俗的束缚,但诗人仍然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118)

陈吾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罗少南黄叔化陪曹明府厓山吊古因泛舟观海分得水字

登临属素秋,厓山风日美。

茂宰肃精禋,招携集簪履。

生平吊古怀,览历从兹始。

清晨陟巘原,四望山烟紫。

两厓束怒涛,万籁鸣悲耳。

披薜问行朝,缘蹊观草市。

一后有遗陵,六师无故垒。

达彼死生关,悟兹兴亡理。

泛海帝图非,捐躯臣节是。

长松皆摧残,虚殿半夷圮。

感慨恨难平,凄凉泪欲洒。

移尊蜃海旁,击楫鲸波里。

人疑星汉游,舟以芥杯比。

未睹朝夕池,安知百川水。

回首尘虑消,壮游乃如此。

聊以步来章,卮言不盈纸。

形式: 古风

惜别

绿彼柳斯,生于广陌。迢迢者车,言归南国。

折此杨柳,以赠远人。悠悠我思,天际停云。

昔我觏尔,雨雪盈路。今者之别,华春已暮。

月生于西,日出于东。驰波迅逝,孰长好容。

古昔哲人,寸阴聿脩。彼懵愚人,惟数春秋。

灼灼瑶华,荣矣不复滋。勉勉君子,脩勤贵及时。

道之云远,力靡倦而。师有成训,永言念而。

翩翩鹡鸰,飞尚登于岸而。

形式: 四言诗

安愚雅诗

翩翩黄雀,集于廪廋。时啄时顾,亦罹于罟。

燕燕归飞,出帘入幕。傍人不疑,终安且乐。

人之宅躬,尚巧乃穷。不如拙讷,秉德之冲。

有美一人,安愚自号。允矣君子,胡不慥慥。

众口便便,吾守其默。言之不出,终焉靡嫉。

亦知其白,宁守其黑。藏神于晦,终焉允吉。

彼何人斯,不径不窦。始也类迂,德音实茂。

陋巷之子,蕴有若无。潜粹中涵,幽光奕如。

君子攸行,其则不远。瞻彼前哲,是仪是践。

是仪是践,允淑不瑕。盛德容貌,亦孔之嘉。

形式: 四言诗

就芝颂

兀兀者山,胡然其崇。篑土之阶,卷石之丰。

君子介祉,善积之隆。君子积善,自祖徂孙。

何以占之,吉梦斯频。其梦维何,祖锡之勤。

锡之斯何,滋华莘莘。蔼其在庭,有馥其芳。

亦既觉止,芬馨不忘。世祖之泽,念祖之德。

慇斯勤斯,作亭翼翼。既有嘉构,植芝其畔。

而培而灌,滋之九畹。惠风徐来,其香载院。

我有嘉宾,于焉泮涣。既饮其坠露,复纫以为佩。

脩我懿淑,皇祖时对。子子孙孙,式仪式类。

昌炽而臧,有引勿替。本枝奕叶,蕃茂靡秽。

凡百君子,闻风咸喜。作之好歌,以彰其美。

谁其颂之,勉衷者子。聿追来孝,在潘氏孙子。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