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口

早作田文去,终无苏武留。

偷生宁伏剑,忍死欲焚舟。

逸骥思超乘,飞鹰志脱鞲。

登楼望江上,日日数行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早早地效仿田文离去,终究不会像苏武那样留下。
苟且偷生宁愿拔剑自刎,忍受死亡也要焚烧船只求解脱。
骏马渴望超越驾驭,飞翔的鹰志在挣脱束缚。
登上高楼眺望江面,天天数着过往的船只。

注释

早:早早地。
田文: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此处比喻高尚的人格典范。
苏武:汉朝使臣,以坚贞不屈闻名。
偷生:苟且偷生。
伏剑:拔剑自杀。
忍死:忍受死亡。
焚舟:焚烧船只。
逸骥:骏马。
超乘:超越驾驭。
飞鹰:飞翔的鹰。
脱鞲:挣脱束缚。
登楼:登上高楼。
江上:江面。
日日:每天。
行艘:过往的船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文天祥的《回京口》,表达了诗人对归去之路的渴望和内心复杂的情感。

“早作田文去,终无苏武留。” 这两句以历史上著名忠臣苏武为例,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异乡,却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节操,不会像田文那样轻易归顺他人。这里既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也透露出对远离故土、孤独生活的无奈和悲愤。

“偷生宁伏剑,忍死欲焚舟。” 这两句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定立场。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不愿苟且偷生;即使面临死亡,也要毅然决绝,不留下任何可能被利用的东西。这是对苏武“无留”精神的一种升华,体现了诗人强烈的自尊和坚守原则的态度。

“逸骥思超乘,飞鹰志脱鞲。”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如同奔跑的良马想跳出笼头,高飞的雄鹰想要摆脱束缚,诗人内心充满了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

“登楼望江上,日日数行艘。”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诗人登楼远眺的画面。诗人站在高处,遥望江水,每天都能看见来往于江上的船只,这些都是他对归去路途的无限向往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景物描绘,展示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忠诚品格的坚守,又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既有对远离家乡的哀愁,也有对归途的渴望。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生动传神的诗意画卷。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安庆府

风雨宜城路,重来白发新。

长江还有险,中国自无人。

枭獍蕃遗育,鳣鲸蛰怒鳞。

泊船休上岸,不忍见遗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安序宋吏部来牧衡阳某将指联事好也会以便郡归养获忝交承临发赋诗湘水千里

倾盖年华晚,行人早发湘。

白云虹浪小,明月燕花香。

明浦春何急,巴山日正长。

祝君加一饭,我意为桐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岁祝犁单阏月赤奋若日焉逢涒滩遇异人指示以大光明正法于是死生脱然若遗矣作五言八句

谁知真患难,忽悟大光明。

日出云俱静,风消水自平。

功名几灭性,忠孝大劳生。

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庆罗氏祖母百岁

丽日萱花照五云,升堂风采见乾淳。

蓬莱会上逢王母,婺女光中见老人。

雨露一门华发润,江山满座綵衣新。

只将千载苓为寿,更住人间九百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