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秋怀谁写,听一声金缕,同倾芳酒。

娇啭林莺,圆累珠串,春在碧罗云袖。

宫中磬簧齐发,字外五音何浏。坐闲友。

道江南风月,此声无有。回首。伤离久。

三叠阳关,不到青青柳。

得意石州,片帆云影,翻动海山明秀。

风流故家未减,自笑杜陵衰叟。再相遘。

卷中人正好,崔徽消瘦。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翻译

秋天的思绪由谁抒发,听见金丝般的乐曲,共饮美酒。
娇嫩的黄莺在林中婉转歌唱,像串串圆润的珍珠,春天仿佛藏在碧绿的罗袖之中。
宫中的钟磬同时响起,音乐旋律之外,五音和谐悠扬。静坐闲聊的朋友。
谈论着江南的风花雪月,这样的声音却不再有。回望过去,心中满是离别的伤感。
反复吟唱《阳关三叠》,却未能再见那青青的柳树。
航行至石州,一片孤帆映照着云影,海山景色更加鲜明秀丽。
家族的风流韵事依旧不减,我这个老去的杜陵人独自苦笑。期待再次相遇。
书中的人物似乎正合适,崔徽的画像显得清瘦。

注释

秋怀:秋天的思念之情。
金缕:形容乐曲的优美。
芳酒:美酒。
娇啭:娇嫩的鸣叫。
碧罗云袖:碧绿的罗衣袖,比喻春天。
磬簧:古代打击乐器和弦乐器。
五音:古代音乐的五个基本音阶。
崔徽:唐代美女,常用于诗词中代指美女。
消瘦:形容画像中人物的憔悴。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喜迁莺》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开篇以“秋怀谁写”起,通过“金缕”和“芳酒”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温馨的氛围,仿佛在倾听莺鸟的婉转鸣叫,如同佳人轻启朱唇,共同品尝美酒。接着,诗人将春天的生机与莺歌比喻为“春在碧罗云袖”,形象地展现了莺鸣的美妙和季节的流转。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宫廷,描述了音乐的和谐与华丽,暗示着宫廷生活的繁华。然而,他感叹江南的风月之美,认为这种声音在现实中已难觅踪迹,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回首”二字转折,引出对过去的回忆和离别的伤感,提及阳关曲的反复吟唱,表达了长久的离别之痛。然后,诗人借石州的美景和自己的航程,寄托了对往昔风流岁月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自嘲。

最后,诗人感慨旧日相识的美好时光,以崔徽的形象作结,表达对昔日佳人的思念和自己日渐消瘦的境况,留下了一抹淡淡的忧郁和期待重逢的期盼。整体上,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秋日的寂寥,又有对过去的追忆,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细腻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黑漆弩

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

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

蛟龙恐下然犀,风起浪翻如屋。

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

形式: 词牌: 鹦鹉曲

黑漆弩

休官彭泽居闲久。纵清苦、爱吾子能守。

幸年来、所事消磨,只有苦吟甘酒。

平生道在初心,富贵浮云何有。

恐此身、未许投闲,又待看、凤麟飞走。

形式: 词牌: 鹦鹉曲 押[有]韵

感皇恩

佳节近中秋,秋霖晴快。飞净残云碧空大。

金波穆穆,掩尽玉绳光彩。坐来风露冷、青冥外。

世运难前,儒冠何赖。四壁相如到沽卖。

纷纷过眼,多少时情物态。杳然清梦去、桴沧海。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

今夕是何年,故人相遇。快着银杯泻春露。

高阳旧友,要听一声金缕。行云留不去、惊如许。

凤喙微吟,珠绳低度。夜半银屏恍私语。

夜花零乱,掩尽六朝琼树。明朝南浦道、伤平楚。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