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福清翅山舅陈梦寔

路岐引人不作长,野梅官柳禅风光。

看山看水入诗眼,岁月不觉须眉苍。

请从丈人开肺肠,身非石人忘故乡。

五年江湖枕书睡,梦随南云落翁堂。

亦知行坐歌白头,池南隐几浴凫双。

鳏孤肯复有羁旅,石塘破寺魂悲凉。

毛锥不补万事裂,存者各在天一方。

善和里第知几易,辽东城郭空相望。

平生何用酷似舅,政似嫫母颦施嫱。

儿时拊头祝文章,祇今未入崔蔡行。

三年一书愿见贳,骨肉满县愁难当。

屋头荼蘼定过墙,满窗日色文书香。

眼前欠甥颇念否,我亦口挂蚝山旁。

烦将归意作泉下,小待锦衣漫俗妆。

形式: 古风

翻译

道路引领人心,不愿长久停留,野外梅花与官柳构成禅意景象。
欣赏山水入诗,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已两鬓斑白。
向长辈敞开心扉,即使不是石头人,也难以忘怀故乡。
五年漂泊江湖,以书为伴,梦中回到故乡的厅堂。
深知无论行走还是静坐,岁月催人老,池塘边鸭子戏水成双。
孤寡之人不再漂泊,破败寺庙令人感伤。
笔墨无法弥补世事破碎,生者各自天涯。
善和里的宅第不知换了多少次主人,辽东的城郭空自遥望。
一生何必酷似舅舅,容貌如嫫母皱眉,如施嫱哀容。
儿时期盼文章出众,如今却未能跻身崔蔡之列。
三年才有一封信,骨肉离散,愁绪难当。
屋檐下的荼蘼花越过墙头,窗内书香与阳光交织。
是否还思念远方的外甥?我也在海边挂念着他。
烦请将归乡之情告知地下,暂且等待华丽衣裳和世俗妆容。

注释

路岐:道路。
禅风光:禅意景象。
须眉:胡须和眉毛,代指年龄。
丈人:长辈。
池南:池塘南边。
凫:野鸭。
鳏孤:孤寡。
羁旅:漂泊。
毛锥:毛笔。
万事裂:世事破碎。
辽东城郭:辽东的城郭。
酷似:非常像。
崔蔡:古代名士。
贳:宽恕。
骨肉:亲人。
屋头荼蘼:屋檐下的荼蘼花。
甥:外甥。
蚝山:比喻海边。
漫俗妆:随意的世俗妆容。

鉴赏

这首宋诗《寄福清翅山舅陈梦寔》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感慨。首句“路岐引人不作长”描绘了道路漫长,但诗人的心却被对亲人的牵挂牵引,不愿停留。接着,“野梅官柳禅风光”以自然景色烘托出静谧而禅意的氛围,暗示时光流转。

“看山看水入诗眼,岁月不觉须眉苍”两句,诗人感叹岁月匆匆,自己不知不觉已年华老去。随后,诗人回忆与舅父的亲密关系,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舅父的敬仰。“五年江湖枕书睡,梦随南云落翁堂”写出了诗人漂泊生涯中的读书生活,以及对与舅父团聚的梦境。

“亦知行坐歌白头,池南隐几浴凫双”描绘了诗人想象中舅父的生活场景,暗示其孤独与闲适。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舅父境遇的同情,以及对自己未能如愿的遗憾。“毛锥不补万事裂,存者各在天一方”揭示了世事无常,亲人分散的无奈。

最后,诗人感叹人生变化多端,家族变迁大,同时表达了对甥儿的关心和对故乡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龚立道农隐堂

往闻大龚公,鱼艾照灵寿。

当时从肩舆,门生儿子后。

诗书开似续,文采补耆旧。

数椽上茅茨,基结称广陋。

壁间落宝唾,半是经济手。

坐令农隐堂,赑屃黄姑薮。

我来虽未识,名下已奔凑。

功名何足云,短锸支宇宙。

所忧饭吾牛,刍恶毛角瘦。

木奴擅中州,竹君食千亩。

连车载长腰,横网遮巨口。

人生亦何须,不若巴清妇。

时来食方丈,时去鲑三九。

常恐少微芒,深夜切奎斗。

起家公不难,周汉须佐佑。

敢请益治田,种秫多酿酒。

岁晚沧洲期,许结羊仲友。

形式: 古风

续薄薄酒

薄薄酒,胜斋蔬。粗粗布,胜无襦。丑妻恶妾胜鳏孤。

叱涂呵道驱高车,何如醉归连臂行相扶。

巍冠束带商唐虞,何如北窗散发拥腹千爬梳。

金樽瓦盆酒如一,食芹差可无彫胡。

名尧字孔相号呼,百年蝼蚁同丘墟。

朝为卿相暮匹夫,青黄蚤失沟中枯。

锥利未必贤椎愚,左圆右方徒区区。

不如浊酒三杯对丑妇,荆钗布裙相媚妩。

形式: 古风

谒卫参政

顷年投诗卫左史,今年谒诗卫相公。

何方客子辟道路,诗卷长邀石浦风。

先生官职泥土如,万事尽付阿堵中。

天教权嬖表忠节,剑首一吷毫毛空。

祇今事业已如许,愿闻当时北归语。

面对手画真自知,十年绝口吾甚武。

谢安风流过王导,芙蓉王公窃其表。

从来雅志在东山,角巾不为筝歌老。

古人进寸退一尺,江草江花足自适。

功名时来不作难,雷动风行本无迹。

百姓相惊当历耳,三江五湖作疮痏。

百年天地亦悠悠,长镵老人泪如水。

侧傍湖脚淀山蓝,出见轻鸥已不凡。

颇闻琳琅塞门内,三笔六诗公所监。

何能撰杖阅诸子,看公著帽淹几晷。

朱衣目前空复愁,客有焦桐劳下指。

去家初无可葺墙,独抱遗经天一方。

石浦倘为苍生起,天衢日毂遥相望。

形式: 古风

雪中对酒效昌黎体

雪乃雨之死,雨乃雪之生。

譬彼潮与水,同出而异情。

洑流或乱潮,冻雨或间雪。

达人于此时,著眼试分别。

等是天一生,而有生杀存。

所以古圣贤,谆谆畏乡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