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义山集

神仙儿女写烦忧,带雅襟骚碧落游。

绝代蛾眉惊老大,三生龙骨印绸缪。

弦疏锦瑟声全变,药鍊红炉转未休。

长吉狐鸣君獭祭,不因费解不千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题义山集》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丰富,展现出对李商隐(义山)作品的独特见解与深刻理解。

首联“神仙儿女写烦忧,带雅襟骚碧落游”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开篇,将李商隐笔下的人物比作神仙与儿女,他们虽身处烦忧之中,却能带着高雅的情怀和骚客的风骨,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游弋,暗示李商隐作品中既有现实的苦闷,又有超脱的幻想。

颔联“绝代蛾眉惊老大,三生龙骨印绸缪”进一步揭示了李商隐作品中的主题——爱情与命运的纠葛。绝代佳人面对岁月的流逝,不禁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而“三生龙骨印绸缪”则暗喻了命运的轮回与复杂,如同龙骨上的纹理,难以解开的缘分与宿命在其中交织。

颈联“弦疏锦瑟声全变,药鍊红炉转未休”描绘了李商隐作品中音乐与炼丹的意象。弦疏而声变,象征着情感的波动与变化;炼丹的红炉永不停歇,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执着,即使历经沧桑,仍不放弃。

尾联“长吉狐鸣君獭祭,不因费解不千秋”以李贺(长吉)与李商隐(义山)两位诗人的名字入诗,通过“狐鸣”与“獭祭”的典故,表达了对李商隐作品独特风格与深厚内涵的赞赏。即使作品晦涩难懂,但其价值与影响却跨越千年,流传不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商隐作品的解读与赞美,展现了黄人对古典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敬仰。

收录诗词(426)

黄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悻怀(其一)

云雨荒唐怨趾离,柔乡梦境路多岐。

名山梁栋蛾眉伐,古井焉支虎背骑。

痴障惯随嗔并起,妒根还比俗难医。

鸾飘凤泊平生感,不信鸳鸯遇更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悻怀(其二)

五夜尖风射薄绵,尚持药碗立灯边。

温柔如我谈何易,眉睫看人事可怜。

敢为积劳闲一刻,安将深爱答从前。

石华唾面仍含笑,修到情天忍辱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悻怀(其三)

好梦难长恨自长,别来何苦说思量。

狂踪巧借回肠缚,瘦骨除非剜肉偿。

甘苦一般身是药,寒暄几遍面如霜。

蚁珠心孔金刚体,才得虚称半截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悻怀(其四)

琴挑梭拒只逾时,羞检当初本事诗。

得鹿固藏原是幻,亡羊追补已嫌迟。

情丝拼割防人笑,苦趣深尝有婢知。

一任绿鹦憔悴死,他生莫再种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