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洲连岁得贤君,十万人家煦若春。
激箭波狂浮画舸,散丝雨细逐朱轮。
郡斋诗石铺轻藓,公宴歌喉落暗尘。
未得休官作逋客,河梁归思满鲈莼。
这首诗描绘了长洲地方在贤君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的美好景象。"十万人家煦若春"直观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温馨,人们生活得到了如同春日般的温暖。"激箭波狂浮画舸"和"散丝雨细逐朱轮"则通过对水面活动的描写,表现了长洲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繁华。
"郡斋诗石铺轻藓"和"公宴歌喉落暗尘"两句,勾勒出的是一种文化氛围和官员生活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文人墨客在郡斋吟诵、书写的场景描绘,以及公宴中歌声飘扬、尘世喧哗淡去的意象,传达了当时文化艺术的兴盛和官员生活的雅致。
最后两句"未得休官作逋客,河梁归思满鲈莼"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与对于家乡的深情。尽管身为官员,但内心渴望能够摆脱繁忙的公务,做一名隐逸之士;而当夜幕降临,站在河梁上,对着满目疏密的鲈莼(一种水生植物),诗人的心思却飞向了远方,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长洲风光、经济文化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完整的社会生活图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情怀与理想。
不详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莲塘带弋林,清吹涤烦襟。
泉咽犹鸣玉,台倾旧筑金。
僵桃虫自蠹,怪石藓交侵。
此夜悲秋客,烟蛩亦伴吟。
凉飔初拂衽,皓魄正当轩。
宿鸟林间定,流萤草际翻。
苍茫迷野色,嘲哳辩方言。
角罢重城掩,渔归别浦喧。
断蛩吟坏壁,寒杵出遥村。
树影成帷密,滩声激箭奔。
夜长风露冷,川迥水烟昏。
对景都无寐,冥心契混元。
都城供应几经秋,海国归心不少留。
雨雪片帆过北固,烟霞丈室寄东瓯。
千灯续燄知无尽,一锡随缘信自由。
更到石门题雅句,碧云从此掩汤休。
作藩南越古称雄,五管皆归节制中。
腰佩金龟三品绶,船开画鹢一帆风。
橘官手版趋尘远,梅使星车附信通。
暂阻螭头夹香案,清宵应梦未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