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传付偈颂(其二)二祖

受果时来合见仙,香山禅定想多年。

少林得旨圆融了,不在中间与两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对六祖慧能传承佛法的深刻感悟。通过“受果时来合见仙”,诗人表达了在恰当的时机见到圣贤的喜悦与敬仰之情。接着,“香山禅定想多年”一句,将禅定的境界与香山联系起来,暗示了长时间的修行与思考,为深入理解佛法奠定了基础。

“少林得旨圆融了”描绘了在少林寺得到法旨后,智慧得以圆满融合的情景。这里的“圆融”不仅指佛法的深奥与博大,也体现了悟道后的和谐与统一。最后,“不在中间与两边”则强调了佛法的精髓不拘泥于形式,超越了对立与选择,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智慧圆融以及超越世俗观念的核心思想,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六祖传付偈颂(其三)二祖

华岂曾生种亦无,迩来何事得神珠。

尘凡不悟无为旨,但笑高人一似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六祖传付偈颂(其四)二祖

曾穷庄易到源渊,三教从来共本根。

自到少林应已悟,后来谁为晓宗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六祖传付偈颂(其五)二祖

宿来缘累尚相拘,何事圆成未自如。

十地三乘谁便了,了时犹待到无无。

形式: 七言绝句

六祖传付偈颂(其一)三祖

入道从来自有缘,许谁心地是金仙。

如来止止教休说,妙法难思莫妄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